瘦高的个头,一双眼睛显得精明而随和,他就是朱建忠,白源煤矿充电房班长。因为对成本管理抠门吝啬,同事们送了顶“抠门管家”的帽子给他。 从顶子修理组到电工组干了6年后,老朱走马上任到机电科充电房当班长。调进充电房后,他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了矿灯充电维修业务,一盏矿灯在他的手里如庖丁解牛般了如指掌。矿灯使用服务1年半后,电池充电达不到20个小时的工作量,就要更换新灯。而买一盏新灯要花费150元。老朱想如果只换电池,而矿灯外壳、灯帽、灯线、灯碗螺丝再重复使用不就节省了费用开支么?他弄了个大柜子,将换下的矿灯零配件分门别类收集保管。充电架上换下来一批不能再使用的旧灯时,他就带领同事修旧利废,自行装灯,将矿灯配件使用率充分发挥到极限,同时又确保每盏矿灯不失爆,安全供矿工使用,控制新灯上架率。现在充电架上有400多盏组装矿灯在继续使用,折算下来就节省了近60000元的费用,矿灯零配件的重复使用一年也可节约10000多元。 53岁的老朱身患糖尿病和腰椎间盘突出,长年要服药治疗,但病痛并未影响他每天提前40分钟从萍乡赶到矿上上班。有时,班中同事家里有大事或身体不适,他会主动顶岗;预算矿上新进工人新矿灯上架,一个电话打过来不管是休息日或晚上,他又会第一时间赶到车间,忙着做新灯牌编号,调试检测新灯上架充电。班里同事们笑着对他打趣说:“朱班长,你要晚点退休,我们舍不得你走。” 处处节约事事节省,是老朱工作多年养成的习惯。他对同事说:如果天气不是酷热难当,尽量少开风扇;如果车间不是很暗,尽量少开灯,能省一度算一度。矿山就是我们的家,只有精打细算过日子,才能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