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浮玻厂职工正在拆除玻璃熔窑。
9月16日上午,安源区丹江街玻璃工业园,初秋的阳光暖暖地照耀着花园般的浮法玻璃厂区,一棵棵笔直的香樟树矗立其间,浓密的树叶在清澈的蓝天下晶莹闪烁,如卫士般守护着萍矿工人心中的“希望工程”。 窗明几净的调度室内,萍矿集团党委书记吴培南、副总经理刘智明正和该厂厂长唐太裕及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围桌而坐,仔细听取该厂冷修复产工程情况汇报,了解其原料、燃料、设计、环保等各方面的具体进展与计划。 600吨玻璃熔窑内,风镐声声,32位紧急集合起来的浮玻厂职工分成两个班,正全力推进玻璃熔窑的拆除、破碎工作。只见他们及踝的工作鞋、红色的安全帽、纱布口罩、帆布手套等劳保用品一应俱全,深蓝色的工作服包裹着一张张累且兴奋的脸庞。 “我们的一线工人是企业最可爱的人。听说厂里启动冷修复产工作,采装班汪建兵辞了市内一钢化玻璃厂月薪4000多的工作,技术员周彬、易国辉辞了广东一玻璃厂的技术员工作,和其他30多位从各处返回的职工一道,投入了最为辛苦、艰难的窑炉拆除工作。”该厂土生土长的联合车间主任刘志铭,和他的职工兄弟一样,对企业正在启动的冷修复产工程充满感情、充满眷恋。 冷修办公室内,王勇、伍永萍、晏高生、粟静等几名工程技术人员围坐在来自上海一窑炉公司的总工程师周德洪旁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有关图纸、耐火材料、招投标等各项具体事情。 “9月12日,冷修的设计合同已经签定生效,设计院的专家昨日到厂,工程技术人员从现在开始,将无节假日地和专家们一起开展工作。” 冷修办技术员粟静,自2000年进入到浮玻厂,一直担任技术工作,尤其是2010年全程参与了新二线的技改搬迁工作,对正常生产及冷修当中的招投标、环保、程序非常清楚。冷修启动的第一时间,厂领导首先就想到了她。接到企业的召唤,她立即投入到冷修工程中。 11时许,铁路专用线旁边,轰隆隆的玻璃破碎声中,刚从窑炉中拆除转运过来的玻璃块,300-1000kg之间大小不一,在铲车、破碎机、操作工人的有序配合下,被碾成碎块。 “叮铃铃……”具体负责此次冷修复产工程的该厂总工程师江锡兵巡视到此,口袋里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 “一个多月来,集团公司总经理刘伏生每逢周末都会过来,了解冷修复产及其它工作的具体情况。这不,今天来,他说要一起对冷修工程的各个时间节点,按明年春节前点火进行倒计时推算确定。”放下电话,江锡兵匆匆地往调度室赶去。 再次放眼重又机器轰鸣的浮玻二线厂区,蓝天白云映衬之下的厂房设备格外清爽,挥汗如雨的浮玻工人累并憧憬着:冷修复产工作已经启动,魂牵梦绕的希望之火不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