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站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1
  • 2
  • 3
  • 4
  • 5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安源艺苑>>
  共有 820 位读者读过此文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创刊100周年丨我的摇篮我的殿堂

  发表日期:2023年12月15日      作者:周流建     【编辑录入:尹国颖

  我与《安源工人报》的结缘,是很自然亲切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16岁不到的我顶替父亲作为井下一线掘进工参加工作,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经过传达室时,自然而然拿起一份《萍矿工人报》(《安源工人报》前身)。那时是工会和个人各出半价每人订阅一份《萍矿工人报》。那份报纸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窗户。那时最喜欢的是第三版文学副刊——《安源山》,那里有诗歌、散文、书法、摄影作品等。


  二哥周流辉当兵复员回家,在部队就有投稿经历的他,也经常在《萍矿工人报》投稿,还不时拿着稿费单在我面前“显摆”,说什么不怕我文化比他高,就是不能把文字变成钱。他打开了我的另一扇窗。在他的激将下,我也试着拿起笔,开始了在《萍矿工人报》发表“豆腐块”的历程。最先发表的是讲述我下井心路历程的《我骄傲,我是矿工》,看着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满足愉悦感充盈了内心。


  在我的人生中,那是一个纯净如水、激情满怀的年代,有共同爱好的笔友经常在一起交流,大家心灵相通。管我们的“头”是矿上负责宣传的姚纪丰科长,月度、年度上稿量经常排在我前面的有钱勤根、刘勋、罗友明、潘建林、巫声鹏等一批人,还有我二哥。他们都是我的兄长和最初的师长,也是我学习和努力想超越的对象。从一名报纸的读者、作者变为通讯员、特约记者,在不断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思维开始变得更加成熟、多样而不停变换。随着角色不停切换,我总是从细微之处找变化,从细微变化中发现规律;从相同的地方找不同,从不同之处找相同;从不同的位置、侧面看同一件事,从相同的位置看不同的事物;抓问题、抓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以旧见新、虚中觅实;注重提炼主题的高度、寻找最佳的角度、增加广度和深度,我努力提升自己。


  在新世纪初,我成功应聘报社记者,如愿以偿进入报社大家庭。在一年的社会新闻记者生涯中,我从“扫街”开始,走遍了城区的各个角落,练就了一双停不下的腿和时刻准备出发、永远在路上、不断寻求突破的心。奔赴新泉理发店里由爱生恨的爆炸现场,亲历高坑埠一字街两鱼贩争抢生意持刀凶杀案,采访高坑火车村勇救跌落公共厕所儿童的袁姨,走进精神病院开展精神病调查……市井生活,不一而足,我努力在平淡中发现不凡,在不凡中寻找平凡,在芸芸众生中捕捉世间的一点点光亮。那时的梦想是在国外战火纷飞、枪林弹雨中成为战地记者;或卧底在毒枭身旁,写出爆炸性的独家新闻;或深入到殡葬师世界,体验一把心惊肉跳。


  走进报社,才深知她的历史,我像走进了一座殿堂。《安源旬刊》首任主编李求实作为我党早期的政治理论工作者,与中共党史、工运史、共青团史紧密相关。1931年2月7日,28岁的他被国民党特务机关秘密活埋于龙华警备司令部空场内,与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一道并称为左联五烈士。接替李求实的贺昌能文能武,是我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年仅21岁就当选为中央委员。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和苏区中央局机关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主力红军出发前,中央决定贺昌与项英、陈毅、邓子恢等人留守中央苏区,贺昌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3月,29岁的贺昌在会昌战斗中负伤,为了不被敌人俘虏,他把最后一颗子弹射进自己的胸膛,壮烈牺牲。他们为了信仰百折不挠,甚至不惜付出自己年轻生命的故事永远激荡着我的心。


  一年后,因工作需要,我转为一版编辑。对于非专业出身的我来说,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如果说记者是一线的战士,编辑就像是足球队的守门员,一方面以质疑一切的精神,防止队友不小心将球踢进自家球门,同时还要努力在为数不多的稿件中去伪存真、点石成金,雕琢出受众认可的作品。版面语言、美感、韵律、节奏,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平台的优势可以将自己所学所悟直接付诸于实施;新闻策划、版面策划、团队作战,每一点收获都让我欣喜。主动介入新闻,从旁观到走入其中,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最可感谢的是时任社长刘星明提供的宽松工作环境,可以让我尽情发挥。特别敬佩我的领路人,不喜空谈、内秀儒雅的孔湘萍老师的深厚“内”功和谦卑为人,是我难以逾越的一座山。还有胡观澜、廖湘霆、梁金城、郭山夫、魏向文、陈布仑、刘治全、袁鹏、贾志明、李雪姣、范厚荣等各位老师“武功高强”的不同招式,让我如蜜蜂一般,在报社的花海里贪婪吸蜜。那是我职场生涯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在报社工作两年后,我应聘进入萍矿集团党委办公室任秘书,在严谨刻板的公文“海洋”里时常也会想起报社的美好幸福时光。


  微博、头条、抖音、快手、B站、知乎……传播平台眼花瞭乱,跨界、弦技、七秒定律、混剪、爆点……手段花样翻新,视频化、碎片化、社交化、移动化、娱乐化……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记录者和传播者,信息传播完全充分竞争,一个时代结束了。在离开报社15年后,我以报恩之心再一次回到了报社,先后任总编辑、社长、书记。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传统媒体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在组织和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主动适应主流媒体挺进主战场的大趋势,整合萍矿电视台,试水安源工人报抖音号,推进新闻视频化;对接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和省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开通“安源工人报”学习强国号,成为全市最先开通学习强国号的媒体;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形成了报、网、微、端、屏全媒体矩阵;大力开拓文化市场、发展广告传媒业务,努力改变传统媒体输出方式和盈利模式。我尽力了!


  2022年元月,我告别了江西安源工人报社。人可以轻松离开,可心会这么简单轻松吗?泪水已沸腾了我的双眼。我不能想象,如果没有《安源工人报》,我现在会在哪里?你早已融入我的生命之中。你是我的摇篮、我的殿堂!我相信,历百年风雨激荡而生生不息,如今站上新起点,会是报社再一次的出发,迎来又一次的风华正芳!


  致敬我的摇篮、我的殿堂!


上一篇:灯塔
下一篇:痛悼!从萍矿走出的大师刘洪彪同志告别仪式今举行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组织结构[322707]
 · 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简介[294083]
 ·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274422]
 · 工程监理[24973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我要报警
Copyright © 2001-2016 pxco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6003507号
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传部制作
E-mail:pkxcbgj@163.com Tel:0799-658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