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萍矿集团的安全战线上,王罡这个有着21年党龄的老党员,以近乎“苛刻”的细致和专业精神,为企业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安全问题见多了,眼睛就是一把尺”“别人想不到的要想到,别人做不到的要努力做到”,这是王罡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的工作信条。近日,记者走近这名江投集团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探寻他守护安全的初心与担当。 专业筑基,他从“工兵”到“专家” 1997年,王罡初入安全生产领域时,只是一名普通员工。28载春秋,他始终坚守在安全环保一线。长期的实践磨砺,让他深知每一条安全规章制度背后,都凝结着血的教训。 “安全生产是门大学问,既要懂技术又要会管理,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极高。”为担起安全环保重任,王罡开启了漫长的自我提升之路。 在妻子眼中,他是个十足的“学习狂魔”:“家里宽带停了,电视不看,每天就是在家看书、考证。”自考本科,自学计算机绘图,考取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格证,获评高级工程师(机电工程)职称……凭借这份沉甸甸的专业积淀,他成功入选江投集团安全生产专家库(电力类专业)、面试考官库,并参与江投集团工程类初级职称评审工作,从一名安全主管跃升为江投集团层面的技术智囊。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对他将知识转化为守护力量的最佳认可。他参与的江投集团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碳排查摸底等前沿工作,正是他专业价值延伸的体现。 学以致用,他是硬核“多面手” 随着企业设备升级、工艺提升,安全环保面临着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王罡长期的学习积累,让他成为了一个“多面手”。 去年10月15日,他在一工厂例行安全检查时,发现一塔吊作业时1名员工在货物绑扎后未及时撤离,指挥员却在旁边置之不理。他当即警觉,怀疑操作工和指挥员非专业人员。还有一临时汽车式起重机因操作人员流动性大、施工时间短,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着装,他推断其可能无证上岗。经查证,2人均无特种作业操作证,他果断要求停止作业,成功消除了一起重大隐患。“特种设备作业不管时间长短,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这次及时有效的处置,不仅让他获得了萍矿集团通报表扬,还推动建立了特种作业人员实名登记、规范着装等长效机制,显著提升了企业整体机电安全水平。 在环保督察整改攻坚战中,他同样冲锋在前,既是数据填报的“活字典”,又是生态修复的“督办员”,为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关键支撑。 他的专业视野还延伸至创新领域。在“五小”项目的现场鉴定与评审工作中,他化身“质量守门人”,从安全、环保、工程的综合视角,严谨评估每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及实用性,为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和项目成效把好重要一关。 永葆本色,他将初心“践于行” 作为一名老党员,王罡始终将党徽承载的使命铭刻于心,坚持为企业排忧解难。他严守纪律不松懈,坚持原则不动摇,按章办事,清正廉洁,以实际行动维护党员干部形象。工作中,他听从指挥,尽职尽责,面对紧急任务、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党员的先进性融入每一次安全检查、每一份文件起草、每一次隐患排除的日常点滴。 从矿山巷道到工厂车间,从建设工地到环保现场,如今,他的足迹已遍布企业每个角落。岗位职责不断拓展,但他对安全的敬畏之心与守护之责始终如一。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安全生产与绿色发展的担子更重。王罡,这名在安全防线上“较真”的守护者,带着他的专业、执着和党员的初心,依然步履坚定,奔向下一个需要排查、把关、守护的现场。他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坚守安全生产一线党员的缩影——他们用默默付出,守护着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