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嫦娥奔月华夏盛举……讲述中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及其背后的故事”科学活动在京举行,主办方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部等单位公布了首幅嫦娥一号所拍摄的月球三维图片。
活动中,主办方依次展示了第一幅月面图像局部区域的假彩色地形图、嫦娥一号用CCD相机三部摄像头拍摄的三条连续的二维影像、及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的飞行效果图。
从公布的图上可以看到,三维图比首次公布的二维图更直观地体现了月面的地形起伏,月面的大小环形山和直径不一的撞击坑立体而清晰。据专家介绍,得到三维图像需要用CCD相机拍下的前视、正视、后视三种图像数据结合激光高度计测得的高度数据进行叠加处理才能做成。
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透露,对月球的研究成果拟每月公布一次。
据介绍,绕月二期工程将发射两个空间探测器,一是着落器,在月球表面固定进行探测,另一个是巡视探测器,即月球车,它将围绕着落器在10公里范围内进行移动探测。W 京时
相关新闻
欧阳院士澄清:嫦娥月图没抄袭美国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2日针对最近一些网友关于“嫦娥首幅月球图像抄袭美国”的传言作出澄清:“嫦娥传回的图像确实是真实的,是经过非常复杂的拍摄、传输、接收、处理过程后得到的,并且与美国所拍的图像有细微差别。”
欧阳自远介绍说,11月26日我国公布的嫦娥首幅月球图像,是从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CCD立体相机开机工作后获得的第一轨图像开始,对19条卫星轨道的一部分探测图像进行拼接而成的。
嫦娥一号拍摄获得的图像,通过卫星上有效载荷数据处理系统存储、编码,然后传送到卫星发射机,通过定向天线向地球发送。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的北京密云和云南昆明两个数据接收站负责数据的接收,再传送到位于国家天文台的地面应用系统总部进行加工,包括拼接、校正,合成现在所看到的月球平面图像。
因为中国与美国公布的两张图像拍摄的是同一区域,看起来差不多。但是仔细观察,中国在2007年拍摄的和美国在2005年最新确认的图像还是有一些细微差别。
欧阳自远说,最近,一位加拿大华侨刘君(junliu音译)在认真对比两张图像之后,就指出嫦娥一号所拍的图像上某个地方有两个小坑,但是在美国所拍的图像上,同样的地方只有一个小坑。欧阳自远院士说,多出来一个小坑,或许是美国图像的分辨率还不够高,或许是在2005年至2007年间月球遭受新的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