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汶川抗震设防同为七级的广州,市民购房人心思变。
汶川地震以来,广州置业者对房屋的抗震能力关注有加,建筑质量好的中低层楼梯楼成为关注的热点,其青睐程度甚至超过了电梯的小高层和高层。“抗震就是硬道理!”看楼的市民众口一词。
广州最大规模的一间房地产中介公司承认,五月以来,保养不好的老房子迅速被市民断然放弃。
广州只是整个珠三角购房心态演变的一个缩影。
汶川地震以来,有两条消息让珠三角民众特别关注。一是广东省地震局表示,目前广东城市大部分建筑都可抗六度的地震烈度,部分沿海城市的建筑是按可抗七到八度的地震烈度设计的。也就是说,富庶的珠三角城市群,绝大部分的城市抗震设计能力不会高过汶川。
二是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员、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院士提醒广东民众,历史上的大地震往往发生在中低烈度区。城市抗震设防能承受烈度为七度的地震,现在只是满足规范要求,但从更高的要求来讲,就不一定够了。
汶川地震一夜之间让珠三角居民重新审视住房安全的问题。目前,多数民众对建筑质量好的中低层楼梯楼和地基坚固的高层住宅信心较高,但对二十年楼龄以上的老房心存疑虑。地基不深的九层以下住宅也属担忧之列,至于二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别墅,也从昔日不愁嫁的皇帝女变成了冷静审视的对象。
日前,不少经济学者都认为汶川地震影响了珠三角楼市的正常投资心理,预计楼市将进入理性停顿状态。不过,不少业内人士则不敢苟同,认为汶川地震释放了大量居住在旧楼房的市民的危机感,抗震性能好的新楼盘将成为下一轮楼市买卖的宠儿。
一名资深的中介经纪人表示,珠三角城市群里,至少一半居民住在旧房里,当他们看到汶川的惨象,谁不想立马搬到新楼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