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矿采掘二区是一个老先进区队,标准化工作一直走在全矿的前列。但是,采二区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是在标准化工作上不断创新,解决了许多制约生产安全和质量的疑难问题,为采二区标准化增添了新的光彩。
为什么要对标准化工作不断创新?区长邓瑞华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总以为自己搞得不错,通过互动,才知与人家一比还是有差距。邓瑞华对二区的同志说:必须不断创新,标准化才能不断上水平。以前,工作面放顶后,靠老塘的顶梁被埋掉了3-4公寸,余煤多、空间小,不仅不便于 工人作业,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安全,给搞好质量标准化带来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二区推出了“拔顶法”,即:将顶子向老塘边拨三公寸,清除巷底余煤,使老塘至工作面的距离和空间加大。工人在高高大大、畅通无阻的环境中作业,既有了安全感,也为搞好质量标准化创造了环境。这项 “拨顶法”后来在安源矿得到全面推广。
溜煤小斗是采二区的咽喉要道,也是区里最牵挂的地方。以前,小煤斗就是几块铁板垫底,几块木板做挡墙,高低不平,挡板经常被煤块和矸石打破,每天要派人维护,职工上下还没有安全感。从去年起,采二区以溜煤巷中间为中心线,用 砖将挡墙砌至巷顶,将小煤斗建成固定的标准化的溜煤道,一边溜煤,一边行人。由于有了挡墙,工人上下溜煤道再也不为飞煤走石伤人而担心了。采二区还在人行道部分砌好踏步、安上扶手,让昔日的安全隐患点成了今日的安全通道。以前,皮带道是盘区环境最差的地方,巷底又是余煤又是水,又脏又乱,职工行走很不方便。今年,采二区在皮带道清好水沟,把积水引入水沟,盖上盖板,让皮带道保持干爽整洁,为职工创造良好的行走环境。区里还在皮带傍装上栏杆,并在栏杆上插上彩旗,使职工在艰苦的环境中路过皮带道有一种悦目的感觉,通过营造良好氛围调动 职工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