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矿井质量标准化逐年取得重大成就后,今后的标准化工作怎么搞?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安源矿的做法是:重点推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向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方向转变,通过促进质量标准化工作上水平,推进矿井向本质安全型矿井迈进。
近年来,随着安全投入的加大,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突飞猛进,井上井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搞的项目都搞了,该整治的地方整了。今后的质量标准化怎么搞?面对这一问题不少干部职工感到彷徨。为了解决干部职工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的认识问题,今年初,安源矿提出了质量标准化建设由过去粗犷的、零散的、强制的工作方式向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工作方式转变,把矿区建设成矿工安全、幸福的家园。
精细化,就是对井巷系统实行美化、亮化,运输大巷路面硬化、净化,电缆、管路、架线悬挂直线化,机电硐室整洁化,地面环境园林化,打造有质量的精品矿区。在搞好大巷标准化的同时,重点推进精细化管理进采区、进土当头,如采区绞车道全部硬化,完善“一坡三挡”和声光信号,砌好踏步,装好扶手;机电设备推行定置管理,做到大件上架,小件上板,设备材料分门别类、定置码放,使管理更规范。
规范化,就是规范操作、规范行为、规范制度。从一块梁一根顶抓起,按标准操作,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从干部现场履职抓起,将安全质量的好坏与干部安全履职挂钩;从验收检查制度抓起,用经济杠杆来推动质量标准化建设。
人性化,就是为职工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今年,安源矿在搞好井下标准化硬件基础上,更加重视硬件建设,投入资金对总平巷广场进行整治,绿化美化,为职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井下候车室、运输大巷等每天有专人打扫、定期清洗;工业广场、井口、进班室、井下主要巷道等设立美观醒目的富有亲情感的安全文化牌板;700米人行车、运输大巷弯道处安装了语言提示信号、指示路灯,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教育功能,为提高职工安全质量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