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站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1
  • 2
  • 3
  • 4
  • 5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资讯广角>>
  共有 281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大学生为找工作制造注水简历 高校诚信机制缺失

  发表日期:2007年2月9日          【编辑录入:xhyyysl

  “成绩优秀”、“准六级”、“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担任学生会某部门重要职务”,这些看起来光鲜的描述,其实并不真实。2月7日,一些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向记者透露了简历注水的内幕。   “只把成绩好的科目写上去,能不优秀吗?”上海师范大学的张同学告诉记者。

  上海市南汇区的一位刘同学反映,班里有个别同学甚至四处借用同学的各种荣誉证书、资格证书,通过复印把别人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在人才招聘会上滥竽充数。记者随即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几家复印店,发现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有的人甚至还把从报刊上收集来的文章复印改名,变成“个人作品”。

  “我们都知道简历造假不对,可是不造假我就太吃亏了!”正在复印别人“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的李同学说,没有这个二级证,他连面试的机会都得不到。“简历造假,其实是企业招聘逼迫之下的无奈之举。”

  但这个说法遭到了大多数企业的反对。腾驹达管理咨询顾问公司董事长景素奇表示:“中国人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在‘德’的解释中,诚信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企业对大学生的首要要求。”

  针对愈演愈烈的简历注水行为,不少企业开始对毕业生简历采取审慎的态度,人力资源部经理们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一位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部的罗小姐说:“必要的时候,我们会向学校核实简历,一旦发现应聘者造假,坚决不录用。”

  实际上,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早在2002年就出台了一项措施:上海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时,除了必备的简历外,还要附上一份自己的诚信报告,这份报告将成为招聘单位考察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市场管理科王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人才服务中心对所有的招聘单位有严格的审核准入制度,但对求职应聘的大中专毕业生尚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管理机制。而且,毕业生投寄的求职材料大多是复印件,这给审核管理带来了难度。

  记者发现,有些学校为了就业率,对简历造假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假的学生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对此,有关专家呼吁,要尽快弥补高校中“诚信机制”、“惩戒机制”的缺失。


上一篇:第六届亚冬会闭幕 中国获19金创历史最佳
下一篇:国内假币源头九成在广东 作案目标转向低额假币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组织结构[322708]
 · 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简介[294086]
 ·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274424]
 · 工程监理[24973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我要报警
Copyright © 2001-2016 pxco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6003507号
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传部制作
E-mail:pkxcbgj@163.com Tel:0799-658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