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全部内容
按标题
按内容
按作者
按关键字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1
2
3
4
5
网站首页
走进萍矿
企业简介
历史沿革
组织结构
管理团队
企业大事记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安全生产
经营动态
党群工作
队伍建设
和谐矿区
资讯广角
产业产品
煤炭产品
矿泉水
玻璃产业
管道产业
机械制造
电力产业
生产服务
生活服务
招标信息
招标公告
拍卖公告
人力资源
招聘信息
技能培训
技能鉴定
职称评定
政策文件
厂务公开
重大决策
相关文件
人事任免
政策法规
OA办公
专题专栏
政务微博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
资讯广角
>>
共有
2582
位读者读过此文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27省启救助标准与物价联动机制 跟着物价涨补贴
发表日期:2011年8月29日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录入:
xhyyysl
】
今年6月,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进入“6.0时代”,而这一数字在7月更被刷新为6.5%,创下2008年7月以来37个月的新高。此番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正是以农副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
这样的物价上涨,困难群体首当其冲,因为他们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较大。为化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体造成的生活压力,今年3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明确责任、改善民生;短期波动、发放补贴;持续上涨、调整标准”的要求,建立联动机制。
截至8月底,31个省区市中,北京、天津、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海南、贵州、陕西、宁夏、青海、河北、山西、辽宁、四川、上海、新疆、广西、云南、内蒙古、河南等27个省区市已经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据称,原计划31个省市区在年底之前都要建立物价联动机制,现在要提前到10月份之前都建立起来。
在CPI高企的夏日,这一消息无疑给那些因生活“吃紧”而焦虑的群体带来一阵凉风。
启动条件
各地依价格指数涨幅自主确定
国家规定,各地要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涨幅作为依据,启动机制的临界条件可参考当地政府每年提出的预期价格调控目标自行确定。由于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启动联动机制的指数依据和临界点因地制宜,不再是全国“一刀切”。
已出台联动机制的27个省份中,以城镇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调控标准的最多。其中,福建、江西、湖南、广东、贵州、甘肃、四川、河北、内蒙古9省区将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3%作为启动条件;而海南、辽宁、河南的这一数字是4%,吉林是4.5%,安徽、山东、宁夏是5%。此外,天津、江苏、新疆、湖北、云南、陕西、山西则直接采用指数单月涨幅作为标准,启动临界点分别为3%、3%、3.8%、4%、4%、5%、5%。
有的省份还确定了多项启动条件,只要符合其中之一,便可启动联动机制。比如,上海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类价格指数季度同比涨幅达到或超过10%时,广东在食品类价格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7%时,也可以启动联动机制。其中,要数北京和安徽的规定最为具体,将粮油、水电等生活必需支出单列标准,以更灵敏地对低收入群体受到的影响做出反馈。例如,北京规定当粮油价格连续两个月以上同比涨幅超过40%,或粮油肉蛋菜等10种副食品价格上涨造成城乡居民最基本食品支出标准连续3个月同比超过15%,或水电气等居民费用价格指数上涨造成城乡低保家庭消费性支出超过当年城乡低保标准10%时;安徽规定食品类价格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上年同期10%,水、电、燃煤(气)等居住类价格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5%,并造成特困家庭消费性支出超过当年城乡低保标准10%时,启动联动机制。
上一篇:
外交部称从未说过要晒"三公" 今后或另一形式公开
下一篇:
12家上市银行半年净赚4000多亿元 手续费占近半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组织结构
[322719]
·
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简介
[294108]
·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
[274459]
·
工程监理
[249744]
相关文章:
·
4月CPI同比涨1.8%低于预期
[
2081
]
·
统计局:7月份CPI同比涨2.7% 1-7月平均涨2.4%
[
2230
]
·
3月CPI涨幅重回“2时代” 食品价格上涨2.7%
[
2143
]
·
10月份CPI同比上涨1.7% 创33个月新低
[
2151
]
相关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上调查
Copyright © 2001-2016 pxco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6003507号
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传部制作
E-mail:pkxcbgj@163.com Tel:0799-658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