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至12日,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等7校、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等11校、以同济大学为首的“卓越”等9校在江西举行的自主招生联考相继结束。
据了解,这三大联考吸引了我省2512人次考生报名参加。相比每年阵容庞大的高考生来说,参加联考的学生虽然数量不大,但因三大联盟高校都是名校,前来参考的学生也大都是全省各中学高考生中的尖子生,因此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
现场
“华约”“北约”考试撞车 不少学生被迫割爱
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我省报考“华约”的有1206人,其中文科117名、理科1089名;报考“北约”的有730人,其中文科248名、理科482名;报考“卓越”联盟的有576人,其中文科35名、理科541名。
11日、12日,记者分别前往南昌大学和南昌大学附属中学两个考点进行了探访。11日9时,“北约”和“华约”两大联盟同时开考,文理分开,约有2000名考生参加了当天的考试。记者从现场获悉,“北约”的文科考生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的测试;“北约”的理科考生进行的则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的测试。
一位来自上饶的余女士对记者说,今年“华约”、“北约”同时开考,让她的儿子犹豫了很久,一直在考虑到底应该报哪个联盟,毕竟两场考试同时进行,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与余女士儿子同样犯愁的考生不在少数,因为在“华约”“北约”这两大联盟中,考生们均有自己属意的名校,而由于两大联盟同一天开考,使得不少考生难以抉择,最后“忍痛割爱”。
三大联盟考题都难 考生深感过关不易
11日上午的考试刚刚结束,就有考生走出考场对父母开玩笑地说:“下午都不知道怎么考了。”这名同学回忆,“华约”的语文题型有断句、诗词、两篇阅读,还有一篇材料作文,给出的材料内容大致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同事有一次看到一名女士摔倒了,富兰克林阻止了他的同事去扶女士,而且拉着同事躲到了柱子后头。同事觉得很奇怪,因为富兰克林是一个很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人,这时候为什么要阻止他?这时,女士站起来走了。富兰克林说,每个人在摔倒的时候都是很尴尬的,这名女士肯定不愿意让别人看见,阻止他就是为了不要让这名女士感到尴尬,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作文要求字数为800字,根据材料,任选角度,结合现实写一篇议论文。他说:“可能真的是因为自己没怎么准备吧,觉得题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他的父母则在一旁安慰,让他放轻松去考,结果怎么样没关系,一定不要失去信心。
11日17时,“华约”“北约”的考试同时结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考生觉得试题很有难度,有考生甚至说部分题目连见都没有见过。参加完“华约”考试的黄勇(化名)就对记者说:“我觉得题目算是挺难的,上午的考试尤其是英语有难度,比如英语作文25分,形式是给出一段中文资料,先翻译成英文,然后写出150字读完这个资料后自己的看法,形式还挺开放的。除了语文感觉还不错,其他的似乎都考得不是很好。”
12日上午结束“卓越”联盟考试后,大多数考生反映了和“华约”、“北约”相同的问题。来自赣州的周庆云(化名)说:“语文考试的题目量较大,难度还算适中。英语考试也存在一定难度,其中阅读内容偏向社会、时事,因为有部分词汇不认识,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讲述
学生:不紧张,当作一次练手机会
不过,不少考生考后表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目的并不只是单纯的解题技巧,有的考生直言:“这回算是长见识了!”
来自临川二中的李华(化名)就说自己不紧张,他告诉记者:“爸妈本来说要陪我一起来,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就和同学们一块儿来的。这次就当是练练手,算是高考前的模拟训练吧!”
来自婺源的一名同学走出考场后,大声和同伴打着招呼,并且讨论起语文科目考试中关于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一道题目。这位学理科的吴同学也没有家长陪同,和同学们在两名老师的陪伴下前来。他说:“不紧张,我们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这只是一次机会,四个月之后的高考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家长:有些担心,联考有利也有弊
采访时,记者发现,考生入场考试后,一些陪同前来的家长们在考场外守候,会时不时地聚在一起闲聊。从他们的交流中,记者感受到紧张的家长还是不在少数,有些家长是紧张孩子能不能考好,有些家长则是担心孩子会不会焦虑。
黄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来自九江一中,这次来参加考试也是学校安排的。其实,她本人并不赞同女儿来考试,而且看上去十分担忧,她说:“其实,今天女儿身体不舒服,我们是昨天晚上才到的,也没有休息好。学校附近的宾馆都爆满了,我们住的宾馆离这里还有一大段距离。等考试结束,我们又要赶回九江。”黄女士说,最后还是要参加高考的,现在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有利也有弊。如果笔试过了,之后还要去面试,即使最后通过了,能加分,可这中间耽误的时间怎么办呢?等到填报志愿的时候还要第一志愿填报,这其实也存在风险性。
分析
为争夺名校“入场券”1%的考生竞争最激烈
“北约”、“华约”、“卓越”联盟三大联考连续登场,名校的生源大战在昌搏杀激烈,但仍有不少考生乐此不疲。个中缘由不难理解,一旦在自主招生考试后得到认可,考生将有机会在高考录取成绩上获得一定的优惠,今年这种优惠程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在这种优惠程度上再与“裸分”考生去竞争,录取机会自然大增,这也是自主招生的诱人之处。
某种意义上来看,自主招生联考比全国统一高考的竞争更为激烈——根据清华等高校发布的情况,参加自主招生角逐的考生人数仅占全国考生的百分之一左右,不足以构成主流;但由于自主招生是经过个人申请、中学推荐以及门槛颇高的资料审查后确定考试资格的,能够参与的学生都属于佼佼者,这是争夺名校“入场券”最激烈的群体,“关键时刻,就算只差1分也能改变命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