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站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1
  • 2
  • 3
  • 4
  • 5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安源艺苑>>
  共有 2629 位读者读过此文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人 淡 如 菊

  发表日期:2015年5月22日      作者:贺亮才     【编辑录入:xhyyysl

  养花种草,虽说是一件怡情悦性的闲适雅事,但也需要有一定的经历才能读懂这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春秋。满是匆匆的青春岁月,只觉得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是不会有这个心境和态度的。我向来于花草树木并不太留意,也对不上几种名号,只有菊花可能是其中最熟悉的了,故独爱菊,这正好应了唐朝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说起菊花,中国自古以来爱菊之人、咏菊之诗甚多。据我之所浅读,最早见于屈原《离骚》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菊花便成了文人争相题咏的对象,咏菊之篇浩如烟海,如“东篱菊”、“东篱”、“陶菊”等等,菊花也就成了陶渊明的菊花了。《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夺魁菊花诗,薜蘅芜讽和螃蟹咏”,从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到菊影、菊梦、残菊,题十二咏菊之篇,可谓集菊咏之大观,正如书中所言“竞开成个菊谱了”。谈菊不能不谈陶渊明,谈陶渊明离不开菊。大观园才女林黛玉一句“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真实道出了菊花的命运。

  古来咏菊之诗虽多,但取意各有不同。陶渊明东篱采菊留千古佳句,取其隐,后世谓菊花为花之隐者甚多。读《红楼梦》菊花诗,最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一句,问得深刻,问得有气势。林黛玉秀外慧中,多愁善感,借菊花抒怀人生感伤是很自然的。然花如其人,诗如其人,其孤其傲也可谓高天流云,彰显一斑。其实菊花是一种很普通的花,并不孤傲自许,也不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在公园花圃里,在路边花坛中,在家居的阳台上,随处可见,星星点点装亮秋天的视野。我认为,不与百花争宠争艳,是其实也。菊花超凡脱俗,通俗中不失高雅,平淡中不失贵气,饮朝露而清致,沐秋阳而愈纯,挺霜冷而坚韧,这才是其名花之风格。

  写菊花傲霜,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把经霜的菊花与芭蕉和秋荷相比,更显菊之坚忍不拔的气质。苏东坡《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写出了菊花秋冷夕阳中之轻肌弱骨的奕奕风采,可谓入木三分。梅尧臣“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奉清觞。”写菊花残而不败,枯不改香,平实而不夸张。大唐盛世,宫中向爱花团锦簇、富贵气派的牡丹,而唐太宗是崇爱牡丹的首推之人,然其《赋得残菊》“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写菊花之搏浓露而巧笑,迎劲风而溅香的精神,实属难得。

  我之爱菊,独爱其淡。正如明朝沈周所言“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从菊花的清冷淡雅中,看到了它的繁华和丰富。菊花不会带给你昙花一现的绚丽与梦幻,也不会带给你一时的躁动与不安。在习习秋风之中,在如水秋阳之下,有一株淡淡的菊花置之窗台,与你相伴,那细细的绿叶中,一朵淡淡的浅黄的花瓣就这么开着,不为一瞬之夺目,只为带给你一丝淡淡的清香和持久的悦心。既使在沥沥秋雨中,没有那娇艳欲滴、弱不禁风的样子,依然清新淡雅,仪态万千,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淡极始知花更艳。在万花过后清冷的秋季里,只有那淡淡的菊花成为你生活的一种色彩,不惟时令,不惟艳丽,风来也好,雨来也好,就只为这样淡淡地开着,淡泊从容,清心自我。这就是我爱的菊花之可贵品质。


上一篇:油菜花飘香的季节
下一篇:凤凰寻梦——孤独并不孤单的西行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组织结构[322708]
 · 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简介[294087]
 ·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274429]
 · 工程监理[249738]
 
 相关文章:
 · 人 淡 如 菊[2629]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我要报警
Copyright © 2001-2016 pxco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6003507号
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传部制作
E-mail:pkxcbgj@163.com Tel:0799-658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