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安源管道公司,有这样一名默默耕耘的幕后英雄——陈华卿。自担任生产车间副主任以来,五载春秋,他所分管的管件生产车间,杜绝了微伤以上人身安全事故和重大机电设备事故,管件产品质量也稳步攀升,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正是凭借着对安全的严格把控、对质量的执着追求、对革新的孜孜不倦,陈华卿近期被江投集团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严控安全筑根基
安全是职工的生命线,也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陈华卿作为一名管理者,深谙此道,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他充分利用逢五安全活动、进班会及微信工作群等多种渠道,对职工开展全面深入的安全教育和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并精心挑选各类真实事故案例,组织大家观看具有震撼力的安全警示教育视频,使大家真切感受到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在思想深处筑牢安全防线。
日常工作中,陈华卿时刻保持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问题,他会立即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迅速落实。对于“三违”行为,他坚决抓治,绝不姑息。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常常能及时发现职工的一些不良操作习惯,然后耐心予以纠正。 陈华卿不仅在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在实际行动中更是想方设法消除安全隐患。有职工反映装模过程中,钢骨架管件设备插芯自动运转时容易压手,这一问题引起他高度重视。于是他埋头研究设备运行原理,经过反复思考和试验,最终将原本由1个开关控制改为2个。这看似简单的改造,却发挥了很大作用,彻底消除了此类设备故障可能造成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事故,为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严控质量铸品牌
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陈华卿竭尽所能抓好产品质量管理,不断完善优化《管件生产安全质量考核奖惩制度》,这是一套采用百分制考核的制度,涵盖安全、质量、劳动纪律、设备维护、文明生产等多个关键方面。每一项内容都有明确的考核细则,一旦发现职工操作不符合要求,从严对照考核细则扣分。考核结果直接影响操作工的二次分配,得分高低之间的月收入差距可达几百元。
对于质量把控,陈华卿要求尤为严格。若电熔套因自身原因造成废品,责任人必须自己动手负责剥离骨架,重新返工。同时,他大力推行产品自检制度,若质检员检出不合格产品,会根据产品型号不同对责任人进行考核。这些措施极大增强了操作工的责任心,促使大家在工作中更加严谨细致。一名质检员笑着说:“以前一张考核表写满了各种问题,密密麻麻的,现在几乎没什么可写了,产品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在陈华卿的严格管理下,管件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到99.9%,高于考核标准1.4%,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力推革新添动能
陈华卿总是想生产所想,急生产所急,积极对设备进行小改小革,为企业增添新动能提供好点子、好方法。
有段时间,5台管件注塑机成了陈华卿的“心头病”。每次完成生产座退时,注射油缸总会有余压,导致射出一部分塑料。看着那些白白浪费的原料,陈华卿心疼不已。此后的空闲时间,他天天蹲守在注塑机旁,紧紧盯着机器的每一个动作。经过数日观察与分析,他发现注塑机注射动作完成后就会座退,原因就是注射油缸还有余压造成的。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他随即在PLC上调整生产程序,注射完成后,先转关再座退。改造完成后,机器不再“任性”地浪费原料,成效显著,每年能为公司节约12万元左右生产成本。看着那逐渐减少的原料损耗,陈华卿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DN600管件产品投产之初,正三通和弯头的外表开裂问题,曾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形象。陈华卿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为找到问题根源,他时常加班到深夜,反复比对不同批次产品的生产数据,从操作程序到加工温度,再到冷却时间,逐一进行分析排查。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和尝试,他提出对模具做密封处理,并调整生产工艺。在试验过程中,每一次调整参数,他都“镇守”在机器旁,眼睛紧紧盯着产品成型过程,手里还不时记录着各种数据。经过反复试验和优化,终于彻底解决那令人头疼的产品开裂问题。
陈华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无声诉说着责任与担当,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他的一言一行,让大家深切感受到,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平凡岗位亦能书写人生精彩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