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喜欢做技术工作,还是管理工作?”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岐源笑着低下头,展示了一下他日渐稀疏的头发,答道:“你看,都是这两年愁掉的,有时候也会怀念单纯的技术工作。但再难的工作也要有人干!” 张岐源的工作确实很难做。他是萍矿留守中心主任助理兼高坑办事处党总支书记、主任,这两年工作重心就是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和综治维稳等工作。有职工明里暗里说他做的是“端人饭碗”的事,他也在内心挣扎了很多次,最后想通了:“咱们做事按政策、凭良心,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将心比心: “他们的感受,我感同身受!”
张岐源今年50岁,曾在高坑发电厂工作了二十多年,从一个维修车间普通电焊工,成长为工厂安全技术部部长。2017年,该厂关停,张岐源的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是对工厂的不舍,另一方面是对前路的迷茫。即使过去了几年,当时那微酸的感觉也一直在他心里抹不去。 2020年,他被分流到萍矿留守中心,面对那些需要分流安置的职工,他总是会回忆起自己当初告别高坑发电厂时红了的眼眶。于是面对职工和群众,他便多了一份同理心:“大家都是工人,都对企业有感情,都想有个稳定的保障。” 来到新岗位的头几年,他跟着高坑办事处负责人熟悉业务,眼见着领导在做职工工作时被一次次赶出家门、戳着脊梁骨骂,他也曾在心里退缩过。但时间一长,他又一次次看见曾经骂过领导的人后来经过分流安置走上了更好的人生之路,“熟人”相见时又握着手“一笑泯恩仇”。张岐源看到了,这份工作“难”的另一面是苦尽甘来的“甜”。 2024年,他接过“接力棒”,成为高坑办事处负责人。
精于业务: “用好政策,才能更好服务职工!”
和做技术工人不同,张岐源现在的工作需要和政策、和人打交道。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他必须先懂相关的政策。从民法典、劳动法,到社保、医保,再到各种地方性政策……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 为尽快适应新岗位,白天上班时,他总是用心“偷学”同事处理事情时对政策的解读;空闲时,他就通过书本、网络梳理与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文本。没过多久,各种政策法规他都了然于胸,有职工上门咨询政策他也能说得明明白白。领导和同事都赞叹他超强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 在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中,张岐源时常能碰到棘手的情况——有些职工年龄较大,有些家里有老弱病人,有些工作年限不够……每一次他都会针对职工个人情况,灵活用好各项政策,为职工选出一个最优组合,尽可能保障他们的利益。另一方面,他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与各类用人单位对接,提前留意合适的工作岗位,帮助职工再就业。 谈起工作,张岐源总结了自己的感悟:“政策是一条红线,我们要不折不扣执行。但我们要在红线内为职工争取最多的利益、提供最多的帮助。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
迎难而上: “事杂人不乱,工作要讲究方法!”
2024年,按照萍矿集团工作部署,各办事处要做好减员分流工作,确保“三减三定”工作顺利进行。张岐源带领办事处人员积极行动,成立减员分流领导小组对整体人员进行逐个分析,梳理减员分流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实行一人一策,采取个别谈话、了解动向、收集诉求、商讨方案、化解矛盾等方式,最终圆满完成了2024年“三减三定”目标任务。 减员分流工作涉及到落实政策、职工利益等方方面面。张岐源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同事免不了要受气、挨骂、坐冷板凳,有些职工心里有气,还会气势汹汹找上门来。他在开会时和同事们一再强调:“事杂咱们一件一件来,但不论我们面对的职工群众是什么态度,我们都不能发脾气,要好言以对,不能激化矛盾,一时做不通的工作我们反复做,讲不通的道理我们反复讲,换角度、换方法,要将心比心地面对职工。” 原高坑发电厂变电所因移交电力公司管理,涉及到办事处9名职工需与电力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为解决双方的后顾之忧,实现无缝对接,他多次找到职工们谈心谈话,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圆满完成移交管理工作。 煤气公司因股权转让,涉及到办事处6名托管职工退回原单位另行安排,面临岗位紧缺问题,张岐源又带领人事管理负责人详细解答结算、分流、协保、内退等相关政策,并组织他们参与在萍矿集团内部企业招聘,最终使这6名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
勇挑重担: “这是党员应有的担当!”
高坑办事处除了处理日常事务,安全维稳也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坑煤矿曾是江南第一大矿,地界广,人员多,历史长,老、伤、病、残、亡、困难职工家属多,在政策兼顾方面难以做到周全,遗留诉求多。对于合法合规诉求,张岐源和同事们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复”;对于难以解决的矛盾,采取政策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源头预防,重要节点严防,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力所能及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化解了诸多潜在风险。 在做好安全工作方面,他更是细致耐心。2024年,办事处对公房、厂房进行排查摸底,他带领同事对160栋公房、20余处办公楼及厂房实地走访,一处一处摸底排查,与当地社区、居民细致沟通,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在萍乡市自建房和老旧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安源方家坳、光坡上铁路道口等10栋隐患房屋的排查、拆除工作,拆除面积约8000余平方米。 面对繁杂的工作,张岐源始终坚持不推诿,不退缩,精心部署、合理安排。同事们都说:“张主任就是我们的‘定心丸’。” 心里装着职工群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张岐源踏踏实实的工作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2023年,张岐源所在的高坑办事处第一党支部获评江投集团先进基层党支部。2024年,张岐源获评江投集团先进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