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坑周家坊的一个山冈上,有一栋住着10户人家的旧楼房,从2001年起,先后考出了八位研究生,小楼虽旧却名声大振,被人们誉为“研究生楼”。 位于周家坊片区僻静山冈上的这栋住宅楼建于1987年,是应用工程学院的教职工住宅楼。由于远离尘嚣,环境优雅,住在这里的教职员工和他们的子弟养成了良好的求学治学风气。尽管这里住房窄小,没有卫生设施,简陋的条件丝毫没有影响居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 对知识的渴望。从2001年起,住在这里的青年教师朱冬根、曾荣华、谢叶彩、胡军清、陈军、曹汉涛先后考取研究生,就读于中南大学、北京航空大学等知名大学,有趣的是常来这里复习功课的郭甲生、林恒善也考取了研究生。这批研究生有的已回校效力,有的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供职。应用工程学院领导认为,不管这批研究生是否回校效力,他们潜心治学的精神值得称赞。 刘培钊是应用工程学院的退休教师,在这栋住宅生活21年了,他最大的骄傲是培养了两名研究生儿子。他的大 儿子刘轶磊、二儿子刘轶翔目前已完成研究生学业,正攻读博士学位,一个搞建筑材料研究、一个搞高分子材料研究。刘老师把记者引到他那间仅有9平方米大的书房,藏书之多让记者颇感惊讶。四向墙面都是书柜,里面装的全是古今中外的书。他说:“我的两个儿子回家休寒暑假,就在书房搭个小铺,整日不离开书房,天天与书作伴。”记者感叹:有这样的书香环境,怎会不出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