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11月9日《京华时报》)
仅有医学标准难以乐观
此项网瘾诊断标准是否就能如同生理疾病的诊断标准那样充当诊断某种疾病的诊治指南,从此让那些被网瘾困扰的人得到有效的治疗呢?笔者对之不太乐观。因为网瘾尤其是网游成瘾不单是个体社会成员的精神问题,更像是困扰我们整个社会的一种“流行病”。
当下,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玩家群体正在日益壮大,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痴迷级”玩家颇为不少,有些网游玩家甚至到了一上网开打连自己姓甚名谁都可以忘记的地步。从在校的小学生到研究生,从辍学生到已经从事社会各种工作的职场人士,到处都不乏严重的网瘾者。
因此,仅仅有网瘾诊断标准也许帮助一些网瘾严重的“患者”短期内暂离网游,但是它不太可能彻底让成瘾的青少年彻底远离网游。即便有关部门出台强制的措施让网游商关张,让青少年不能接触网游,他们也会寻找新的游戏方式代替让他们成瘾的网游。这些精神空虚的网瘾者其实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能终生坚守的信仰和追求,是探索和形成人生价值观的思想动力和理念,以及个体生活和发展必须的社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