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峰就谷,节约电费,是每个管理者决策的首选。然而,高坑煤业公司洗煤厂实行了多年的晚班洗煤被改了过来,换成了中班洗煤。放着低价的谷电不用而去用高价的峰电,这一决策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是否有悖常理?带着这一问题,记者对高煤公司洗煤厂进行了采访。
高煤公司洗煤厂晚班洗煤始于破产重组后的2001年,目的就是避峰就谷,节约电费。但是,多年的实践证明,夜间洗煤并未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职工长年累月上晚班,生物钟被打乱,身心疲惫,造成工作质量不高。因而晚班洗煤呈现设备故障多,跑冒滴漏多,工作失误多,影响生产多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煤回收率。把细账一算其损失的费用大大高于节电的费用。
近年来,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洗煤厂领导意识到:人性化管理也是科学发展,必须把班倒过来,把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去年,洗煤厂领导作出决定:改晚班洗煤为中班洗煤。决定一作出,很快得到职工的欢迎,但是,厂领导却忐忑不安,担心生产成本降不下来。然而,晚班洗煤换成中班洗煤后,一切情况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是:白天上班职工精力集中,工作效率高,因而设备故障就少,生产流程更规范、操作更合理,洗煤质量提高了。即使发生了设备问题,处理的时间也非常短,影响矿里生产的事情几乎极少发生。不仅生产成本没有增加,综合生产成本反而略有下降,精煤回收率比理论回收值高出2-3个百分点,达到45%以上,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职工人均收入比晚班洗煤时大幅增加,收入水平位于地面单位前列。职工们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