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坑矿把西改工程放在企业吃饭工程、生存工程和发展工程的高度来抓,从2003年至今历时8年坚持打好西改工程,为矿井解放出煤炭储量500多万吨,使一座几近关闭的矿井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年产煤炭由破产之初的10多万吨提高到现在的36万多吨,企业步入了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项重点工程改变一座矿井的命运。这话听起来令人惊讶。然而,在高坑矿干部职工的心目中,却是活生生的事实。西改工程全称为四水平西线运输大巷及其附属改造工程。破产当初,高坑矿矿井破败不堪,产量低下,人心浮动。可开采煤层寥寥无几,惟独西边有点煤,却因西线运输大巷年久失修而无法运输出来。
从此“西改”项目就一直是高坑矿绕不过的话题。四水平西线运输大巷及其附属改造项目一提出就颇受争议,有人认为西改工程是高坑矿的生命线必须尽快实施;有人认为西线有没有煤还是个未知数,盲目决策得不偿失。刚从破产中走出来的高坑矿,面对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不得不慎之又慎。然而,矿井的生存与发展又容不得决策者举步不前。2003年集团公司主要领导果断决策,坚决促成西改工程动工建设,高坑矿举全矿之力投入西改工程的建设。2003年5月,西改工程一期动工。新的西线运输大巷布置在硬度大、稳定好的岩层当中。到2004年5月一期工程结束共开拓巷道900米。此后,高坑矿加大了在已开拓的范围内外的找煤力度,共找到可采储量60多万吨。2008年9月项目二期工程全面展开,最实质、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矿井可持续发展。西改二期工程尽管开拓巷道只有750米,却解放出了404、402、408等盘区,煤炭储量200多万吨。一条纵深1600多米长的高标准、高质量的运输主动脉全面建成。
高坑矿没有满足于西改工程取得的成绩。2010年起一方面加强完善西改项目的配套工作,将原西大巷改成车场和进回风巷,使旧巷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着手后西改工程项目建设,如西边五水平延伸。为今后15年或20年发展作准备。目前,高坑矿主力采区都在西翼,矿井产量也都来自西翼。事实证明,集团公司实施西改工程的决策是正确的,高坑矿8年来大力推进“西改”工程的成效是显著的。倘若当年不搞西改工程,高坑矿可能坚持不了五年就要关闭。
由于西改工程的完成,西边的煤炭储量情况已越来越清晰。近年来,高坑矿煤炭产量上升,经济效益提高,职工收入增加,矿区面貌大大改变,企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