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坑矿党政面对资源枯竭、经济提升乏力等诸多困难,始终咬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同心同德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近年来克服重重困难,使工业总产值、企业利润、职工收入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经济发展改善了民生、稳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有力推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高坑矿是一家破产重组企业,资源枯竭,人心浮动。如何安定民心、稳定发展,是摆在该矿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他们认识到:“信心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稳定的基石。”基于这一认识,矿党政班子把一切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提升信心、加快发展上。科学布局、精心谋划,让一个个工作目标成为现实生产力,也让活生生的发展事实稳定人心、鼓舞士气。
首先,矿领导班子大胆否定了矿井“顶多能维持3-5年”的结论。通过资料分析、补勘找煤,确定了矿井尚有1000余万吨储量,用事实来证明矿领导班子对矿井发展前景的客观分析。为了消除干部职工的疑虑,该矿适时推出了15年发展规划。这一规划给徘徊观望的职工队伍增添了信心。为了把职工对企业的发展信心提振起来,矿党政一班人一方面把矿井真实的储量告诉职工,一方面增加掘进队伍,加大开拓延深力度。看到矿井全面铺开准备工程,职工们认定高坑矿不会关闭,一定还有大的发展。
第二,果断决策,抓好“西改工程”。西改工程是高坑矿的“牛鼻子”工程,牵住了这个“牛鼻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破产当初,高坑矿矿井破败不堪,唯独西边有点储量,却因西线运输大巷年久失修,有煤运不出。西改工程项目一提出就颇受争议,有人认为西改工程是高坑矿的生命线,必须尽快实施;有人认为西边有煤没煤还是个未知数,盲目决策得不偿失。然而,矿井的生存与发展容不得决策者徘徊不前。在集团公司领导的支持下,该矿领导果断决策,举全矿之力投入西改工程。经过2003年、2004年、2008年三期工程和2010年的西改配套项目,将矿井西线煤炭储量解放出来。目前,高坑矿正为西边五水平延深和20年发展作准备。
第三,创新管理,改变洗煤工艺,提高精煤回收率。煤炭洗选加工,是煤矿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效益、增加收入的关键。矿领导深入现场,积极组织洗选攻关,根据井下原煤结构特点科学调整洗煤工艺,努力使洗煤工艺流程处在最佳效果。洗煤厂原来晚班洗煤,主要是为了避峰就谷、节约用电。但是,经过长期观察,矿里发现晚上洗煤效果并不好,由于职工长期上晚班,精神差、效率低、故障多,加之职工夫妻分多聚少影响了生活质量,一连串的问题对于精煤洗选这样的精细活影响极大。近年来,改为中班洗煤后,职工精神好了,故障少了,精煤回收率也提高了。2010年,高坑矿精煤回收率达到40%以上,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四,激励人心,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矿党政十分重视职工队伍建设,注重工程技术人员作用发挥,除平时对他们寻找煤炭资源给予奖励外,年终还对为找煤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近年来,由于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高坑矿已形成了5个盘区、7个采煤工作面,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矿党政还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提高劳动效率,增加职工收入。劳动竞赛不仅为职工施展本领提供了平台,也为企业实现生产目标创造了条件。该矿党政通过创新管理、狠抓发展,使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06年起,连续五年实现了安全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稳步推进,职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提升,整个矿区呈现出了一派安全平稳、产量提高、效益提高、干群和谐的生动局面,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展望未来,高坑矿党政正以饱满的热情,团结带领全矿干部职工为企业实现更高发展目标续写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