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纸简历
《萍矿工人报》创刊于1950年1月18日,系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机关报。
195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为《萍矿工人报》题写报头。10月1日正式启用刘少奇题写的报头。
1967年1月至1976年6月,因“文革”对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的错误批判,《萍矿工人报》被迫停刊9年半。
1979年7月,萍乡矿务局党委决定恢复《萍矿工人报》。8月1日,经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批准,《萍矿工人报》正式复刊。同时,江西省出版事业管理局批准《萍矿工人报》在国内公开发行。
1980年3月1日,《萍矿工人报》重新启用刘少奇题写的报头。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复信编辑部表示祝贺。
1987年10月,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给《萍矿工人报》颁发江西省报刊登记证。
1991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国内统一刊号CN36--0032给《萍矿工人报》。
从创刊至2001年6月30日,《萍矿工人报》共出版报纸6024期。版面规格曾经历过四开二版、八开四版、四开四版,出版周期曾有不定期、五天一期、每周两期及每周六刊多种变化。但大部分时间为四开四版,周三刊。现为周三刊,四开四版,《安源周刊》为四开八版。《萍矿工人报》现为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其印刷厂有较先进的设备,可承担书刊彩色印刷、包装等业务。
二、报纸历史地位
《萍矿工人报》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早在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在安源领导(铁)路(煤)矿工人运动时创办的《安源旬刊》便是《萍矿工人报》的前身。
《萍矿工人报》在1950年元月创刊后,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老一辈革命家的关心和重视。曾在安源工作过的老同志杨得志、肖劲光、江华、吴烈、罗华生、丁秋生、吴运铎、肖华湘等曾为本报题词,撰写回忆文章。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王光美在纪念安源大罢工胜利70周年之际,会见了《萍矿工人报》社长及采编人员。
1984年11月,李立三夫人李莎偕同女儿到安源参观访问期间,欣然为《萍矿工人报》题词。
1997年11月,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克将军抱病为《萍矿工人报》题词:"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继续宣传革命事业"。
1991年5月,《萍矿工人报》成为当时江西省唯一的一份有国家统一刊号,可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企业报。
三、报纸特色
《萍矿工人报》自创刊之日起,就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为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企业围绕国家各个时期的发展总目标努力奋斗的光辉历程,宣传矿区职工家属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等方面,尽职尽责。
进入21世纪,《萍矿工人报》以"立足矿区、面向社会、走进家庭、贴近生活"的办报方针,对报纸作了进一步改进,并创办了《安源周刊》(四开八版),继续在"广纳信息,博采精品,既体现企业特色,更注重晚报风格"上下功夫,以增强指导性、服务性和可读性。寄望广大通讯员和遍及大江南北的副刊作者在《萍矿工人报》大显身手,使《萍矿工人报》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地址邮编:江西省萍乡市跃进路228号337003
电 话:0799-6832113
传 真:0799-6833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