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矿在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过程中,积极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实现再就业。许多萍矿人勇敢迈出脚步寻找上岗机会,在外兢兢业业工作,用辛勤的汗水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同时也赢得了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和称赞,为后续外出务工人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今天,让我们跟随其中几位再就业者的脚步,看看他们在新岗位上的新风采。 弘扬劳动精神 “只要能吃苦,到哪里都能找到工作!”电话彼端,彭协明深有感触地说。 曾是高坑煤矿井下一线回采一区机电负责人的彭协明,经过萍矿再就业服务中心积极推荐,由萍乡市好日子人力资源公司安排到市开发区经贸大厦做了一名普通电工。从井下到地面,工作岗位变了,工作环境变了,但他身上那种勤劳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始终未变。 彭协明利用自己娴熟的电工技术,认真维护着大厦的电器设备,确保供电系统正常运转。他非常注重日常维修检查,每天上班后会从一层到顶楼,仔细地进行检查。20层的楼房,得一个一个台阶地走上去,可以想像其中的辛苦。尤其是现在正值高温季节,往往还没走上几层,就已经全身被汗水浸湿了,但他却说已经习以为常了。休息日,遇到突发故障,他也会尽快赶过来处理。平时遇到哪个办公室的门锁或柜子坏了,他也会拿来工具,精心修理好。 打造工匠精神 “梁师傅做事用心,技术全面。” 说起46岁的洪城大厦面点师梁中华,领导和同事们一致啧啧称赞。 杨桥煤矿去产能关闭后,原回采一区的放炮员梁中华不得不另谋职业,来到萍乡市洪城大厦当起了面包师学徒。一切从零开始,并没有难倒梁中华,搅拌面粉、造型、发酵、加配料、烘烤、成型,梁中华一点一滴认真地跟着师傅学。操作间温度偏高,工作辛苦,有的学徒坚持不住走了,他却一如既往。经过7个多月的磨练,终于学成出师。 为了提高面包口感,梁中华用心观察每个制作环节,不断琢磨如何改进操作技术,特别是造型时,每一个花样他都精雕细琢。就是凭着这股精益求精的执着劲头和工匠精神,梁中华做的蛋糕、面包造型漂亮,口感香甜,受到了顾客的欢迎,他制作的食品销售额每月达3万余元。梁中华还收了老工友做徒弟,原杨桥矿调度室调度员邬长河现在也能独当一面,被大型超市抢着聘用。回首自己实现再就业的经历,梁中华深有感触地说:“其实,下岗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敢于走出去,要吃苦学技术,有了技术,到哪都不怕。” 传承劳模精神 “不管做什么事,我都希望努力做好。”这是李许良多年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他在新的岗位上赢得高度赞誉的“法宝”。 李许良曾经在安源煤矿做过井下电工,后来到浮法玻璃厂工作。2007年,李许良从该厂内退。在外面兜兜转转几年后,他于2016年年初,来到恒峰物业管理公司上班。这位曾荣获省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光荣称号的中年汉子,将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延伸到了新岗位,尽管只是一名普通的电工,但他仍一丝不苟地工作。他坚持“物业无小事”的原则,热忱服务居民群众,哪里有故障,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3个月后,由于表现出色,他被破格提拔为项目经理。 跨行后曾经一度压力很大,李许良沉下心来,白天跑市场,夜晚加强业务学习。就这样在干中学、学中干,练就了李许良深厚的功底。如今的他,招聘人员、协调团队工作、洽谈服务项目……样样得心应手。对萍矿有着深厚感情的他和公司一道,积极支持配合萍矿去产能工作,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再就业困难人员上岗。目前,在恒峰物业管理公司工作的萍矿再就业人员达2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