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浮法玻璃厂联合车间,高达1500度的窑炉温度,外围温度也达70余度,真真切切感受到“蒸笼”里工作的艰辛。然而这里有比环境更热的是大家工作的“热度”,肖雨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一名电工、班长再到电气技术员,他20年如一日履职尽责,“七一”前夕,被江投集团授予“最美江投人”称号。 联合车间号称“心脏车间”,有机电检修设备100余台,工程庞杂,肖雨分管电气仪表和电气自动化控制。2011年就从事技术员一职的他,为了全面掌握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周末也不休息,一有空闲就泡在书堆里,查阅各种资料,实在弄不懂就请教出厂方,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直持续5年,他局限于两点一线,没有亲戚朋友聚会,没有外出旅游,很多人说他不懂生活。他说,既然负了这个责,就要把事情做好,设备这么多,必须要把它们琢磨透,才有利于工作。无论别人怎么劝说他、“诱惑”他,他不为所动,依旧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独有的乐趣。当他走出这片小天地,发现外面的世界都不一样了,去个超市购物,都感觉很新奇。 “一个非常优秀的共产党员,做事特别执着、特别能吃苦,机电设备哪里出了故障,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一个电话,他立马赶赴现场。”联合车间党支部书记李建国这样评价肖雨。今年6月,窑头突然换不了方向,当时已是凌晨2点,上晚班的电工不知道怎么办,立即向肖雨汇报。肖雨二话没说,骑着电动车从家里迅速赶到车间,经过认真排查,很快排除了故障。这样的事时常发生,仅去年他排除的堆垛机电气故障就近20个,今年出现的燃烧自控系统故障、窑压旋转闸板错位等问题也都被他一一解决。尤其是2017年冷修的那段艰苦岁月,更让同事记忆犹新:肖雨每天一干就是十来个小时,什么事都做,常常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回到家倒头就睡,以致父母都以为他生病了,要送他去医院。肖雨坚持说没事,父母又找到厂里负责人帮忙劝说,才知事情缘由。这就是他,工作上从不推诿、从不拈轻怕重,每一项任务都竭尽全力去完成。
记者在联合车间走一遭,已是满头大汗,喉咙嘶哑,而肖雨没事一样,一会用手指摸摸设备温度,一会用耳朵倾听电流声音,其实穿着工作服的他早已汗流浃背。他轻松地说,早就习惯了。车间有6个配电室,为确保安全用电,他时常亲力亲为检查设备运行情况,长年累月如此,他积累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练就了一身“真功夫”,通过摸、听、看“三步法”,就知晓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肖雨还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企业提质降耗,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他绞尽脑汁想办法、找思路,连年通过小改小革项目为企业创效500余万元。以往堆垛中玻璃等级是人工选择,操作工需时刻注意每片玻璃的等级标记,并按等级进行相应操作,常常出现误分片和漏分片,玻璃混装多,造成客户投诉较多。而且,受堆垛设备设计能力限制,生产4.5mm大板优切时,每次需放弃三等品玻璃取片,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肖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擅言谈的他话更少了,一门心思摸索技改方法,废寝忘食是常态,本就削瘦的身体愈发显得单薄。在他不懈努力反复实践下,设计安装了玻璃等级自动分片系统,不仅减少员工的劳动强度,还大大提高玻璃等级分片精度,几乎消灭了因玻璃混装的市场投诉,提升了安源玻璃品牌形象。同时解决了因玻璃满垛换垛时需要第三台堆垛机过渡的弊端,成功实现了三等品的取片,给企业每月增加产量4000余重量箱,创造效益20余万元。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46岁的肖雨已是浮法玻璃厂的“台柱子”,然而他并没有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而是为企业的发展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奋斗着,用实际行动诠释一个最美劳动者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