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站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1
  • 2
  • 3
  • 4
  • 5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安源艺苑>>
  共有 1666 位读者读过此文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弘扬安源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遥望盛公祠

  发表日期:2022年6月1日      作者:魏向文     【编辑录入:周建生

 

  编者按:在纪念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胜利100周年之际,萍矿集团启动“弘扬安源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征文活动,面向萍矿集团及各兄弟单位广大职工、离退休人员征集作品,力图用一件件精品力作,展示安源工人运动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意义,展示安源精神的时代光芒,展示江投人在各个时期取得的丰功伟绩和良好风貌,唱响江投人昂扬向上、拼搏进取的主旋律,为企业改革转型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即日起,本平台特开辟“弘扬安源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专栏,陆续推出活动征集到的优秀作品。今天请看——遥望盛公祠

  冬季里一个阴冷的日子,应书法界朋友龙毅夫先生的盛情之邀,来到他的“慕贤堂”。慕贤堂位于安源老街下窑坡的山腰上,站在树木掩映的大门前,偌大的安源煤矿尽收眼底,与高高耸立在安源山头的“盛公祠”遥遥相望。那幢有着120年历史的三层“洋楼”,在淡淡的雾霭笼罩之下显得更加古朴、更加庄重。那一块块青砖,那一片片灰瓦,仿佛在默默述说着一个世纪前盛宣怀创办安源煤矿的艰难故事;透过那一扇扇拱形的门窗、那一条条长长的环楼走廊,似乎可以看见晚清“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在那里踱步的背影。

  遥望盛公祠,雾满山冈千嶂暗,在漫长的时光隧道里,“中国商父”盛宣怀向我缓缓走来,渐行渐近,终于让我看清了他那变法求富、自强救国的脸庞,终于让我看清了他那创建“汉冶萍公司”的复杂心路历程。去年6月,我有机会来到常州的“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在这条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深深古巷里,有两个人物与安源有关,与汉冶萍有关,一个就是盛宣怀,还有一个是张赞宸。安源盛公祠是纪念盛宣怀的,安源张公祠却不是纪念张之洞而是纪念张赞宸的。我找到了盛宣怀故居,也走进了张赞宸住过的“八桂堂”,不由感叹:“江苏的常州与江西的萍乡缘分不浅啊!”两个常州人,在同一地方有着两座纪念祠堂,这种人文历史景观在全国也不多见啊!

  盛宣怀1844年出生在常州府武进县龙溪,那时的满清王朝经过二次鸦片战争的重挫,深深尝到了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苦涩之味,深深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割地赔款求和的耻辱激愤了一大批有识有为之士,要走自强救国的道路。盛宣怀就是在这种历史环境下慢慢长大、渐渐成熟的。他出生在武进龙溪,但成长却在常州的青果巷。有秀才功名的盛宣怀走进清廷官场,似乎比常人更能“捷足先登”,因他父亲是清廷重臣李鸿章的幕僚,在他父亲盛康的推荐下,26岁的盛宣怀便来到李鸿章身边“干活”。因活儿干得好,很快就得到李鸿章的赏识,次年便升到知府官级。在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工作的几年里,盛宣怀精明急练、智虑周详、刚柔得中的突出表现,让李鸿章“伯乐识马”,认为他“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识敏瞻,堪资大用”,所以在盛宣怀31岁那年就委托他去办理湖北煤铁矿务。盛宣怀也因此积累了一些这个行当的工作经验,为他在二十年后成功开办萍乡煤矿、创建“汉冶萍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站在高高的下窑坡山腰上,遥望盛公祠,平行视线里出现的那幢青灰色“洋楼”,耸立在万顷林海之中,仿佛像一个饱经风霜的沧桑老人,在深情地凝望着山下那座辉煌百年的煤矿。

  1896年的一个春天,创办汉阳铁厂的“洋务派”实权人物张之洞,在铁厂经营遇到重重困难之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便向朝廷极力保举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张之洞对盛宣怀是十分了解的,他俩多次在一起喝茶聊天谈洋务说办厂纵横天下大势,盛宣怀独到的见解和可行的建议,颇让张之洞赏识,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建起来的汉阳铁厂交给他,放心!

  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走马上任的第一步就是改变经营机制,由原来的官办企业改为官督商办,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引进民营资本“混改”,搞的是半市场经济。有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接着盛宣怀就开始组建班子,他找来了他的小老乡张赞宸。闲赋在家无所事事的湖北候补知县张赞宸,正愁有力无处使,空有一腔报国志,得到盛宣怀提携,当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夜不能寐。根连根,藤连藤,他又立马信约他父亲的扬州朋友之子李寿铨在上海见面,邀他共聚盛宣怀旗下干一番事业。李寿铨当即答道:“鄙人唯有投笔而起,当仁不让,义不容辞,襄助韶公,克底于成。”两人当即约定分头准备前往萍乡。

  1897年6月,张赞宸带着一位德国矿师赖伦和李寿铨在汉口会齐,便赶赴萍乡。他们先去拜望大名鼎鼎的维新派人士、珍妃的师傅文廷式,得其赞助,即携带干粮,栉风沐雨,跑遍深山密林,访尽窿区,逐井考核。经过夏秋两季,历时数月,对萍乡产煤地区作了全面调查和深入了解后,便由李寿铨负责起草撰写了一份详细调查报告呈送盛宣怀。报告中建议采用西法,运用机器,大举开采。并提出了筹巨款、修轨道、造浅水轮驳、设官钱号、派兵筹防等设想,以及定经界、设电报、修运道、筑铁路、建仓积谷、兴学储才等具体措施。这项考察报告得到盛宣怀的赞许,乃会同湖广总督张之洞奏明清廷,并奉准开办萍乡煤矿。1898年3月萍乡煤矿开办,张赞宸任总办,李寿铨任机矿处长。因矿局设在安源地方,又俗称“安源煤矿”。

  三个江苏人在江西萍乡安源开矿,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虽有朝廷支持,但地方乡绅势力强大,处处刁难,方方设障,那些遍地开花的小煤窑都是他们的聚宝盆,都是他们的小金库,怎会轻易拱手相让?乡绅们四下放风煽动百姓阻扰在安源开矿,说机器采煤不要几年就会将安源山里的煤炭挖尽,将来煮饭炒菜都没有煤炭烧了!说在安源开矿,家家户户的祖坟都会刨掉!说洋人来了会奸淫妇女……,吓得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纷纷举棍拿刀对着干。李寿铨在日记里叹道:“创办之初,内地风气未开,百计阻挠,事多棘手。”

  安源开矿遭到地方势力的顽强抵抗,咋办?盛宣怀想,这些地方豪绅小煤窑主不就是要银子吗?他一方面指示张赞宸、李寿铨花钱收并商井,将矿区几十里范围内的小煤窑全部收并。另一方面,对没收并的小煤窑则予以保护,学着开平煤矿开矿之初的方法,颁布告示:安源煤矿方圆十里之内禁止开办小煤窑,禁区之外的小煤窑,每座之间相隔不得少于三里,以防哄抢资源打架斗殴。这样,既维护了官办煤矿的利益,也保护了乡绅小煤窑的利益。更让乡绅们满意的是矿务总汇放言:将来窑煤可送矿方一并收购,真金白银不打白条。官方告示,还是有权威性的,使得安源开矿有了一个较为顺利的外部环境。即使如此,安源开矿也还是在十分艰难的道路上“蜗步蠕进”,在当时最先进的机械化作业下,共花了9年的时间才完成基建任务,三位江苏人可谓尽尝其中苦涩之味!

  遥望盛公祠,迷蒙的天空中我仿佛看见了距离百年之久盛公的笑脸。1907年的10月15日,盛宣怀来到了安源“开窿祭井”,站在“矿务总汇”门前的高台上大声宣布:“历时9年,耗银740万两的萍乡煤矿,基建工程胜利竣工。我宣布,即日正式投产!”喇叭高奏,鼓乐喧天,鞭炮轰鸣,礼花纷飞。这是一座完全利用外资建设成的中国近代化煤矿!这是一座为中国变法求富、自强救国源源不断供应热力的大型煤炭基地!从那天起,安源就在中国百年近代史上不断抒写着辉煌的篇章;从那天起,萍乡就向世界亮出了自己精彩的名片!

  遥望盛公祠,往事越百年,那座青灰色的洋楼耸立在迷蒙的天空中,似乎在焕发出可以观照现实的光芒。


上一篇:龙行天下
下一篇:将生活掰开,修补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组织结构[322707]
 · 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简介[294084]
 ·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274424]
 · 工程监理[249738]
 
 相关文章:
 · 萍矿集团召开党委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42]
 · 萍矿集团召开月度安全环保工作会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年活动专题部署会[24]
 · 精准把脉,聚力攻坚!萍矿集团把经济活动分析会开到基层[28]
 · 闪耀欢乐跑赛场!萍矿集团2名选手勇夺佳绩[31]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我要报警
Copyright © 2001-2016 pxco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6003507号
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传部制作
E-mail:pkxcbgj@163.com Tel:0799-658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