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萍矿集团,有这样一名共产党员: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工伤保险政策文件,每一页都留下了反复翻阅的痕迹;他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注入缕缕清风;他以无限赤诚的情怀,为广大职工、弱势群体送去春天般的温暖。他,就是萍矿集团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人力资源部高级主管皮鑫军。
面包背后的奉献色
“我们单位有名职工受伤了,请问该怎么办理工伤待遇?”
“我的工伤待遇现在处理得怎么样了,单位那边有什么反馈吗?”
……
走进皮鑫军办公室,只见人来人往,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角落里,搁着一盒已经开封的面包。“这不是零食,”他笑着解释,“来咨询的人太多,经常错过饭点,饿了就吃两口。”
这简单的一盒面包,折射出的是他甘于奉献的本色。目前他负责社保基金、工伤保险业务管理等工作,关系着职工切身利益,非常繁琐。比如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每人情况都不一样,有的申报医疗待遇,有的申报伤残待遇,还有的是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一些后续费用,稍不留神就会给工伤基金带来损失。
皮鑫军常说:“政策是死的,但执行政策的人要有温度。”今年5月,由于工伤报销要求更为严格,引发部分职工不满,有人甚至准备集体上访。他带领团队挨家挨户上门解释,把政策讲透,让职工心服口服,2周时间就化解了这场风波。
政策通里的为民心
“按政策办事,自己必须做到政策通。”这是皮鑫军的工作信条。他不仅认真学习工伤保险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引导工伤人员和企业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
2024年,工伤保险医疗救治实时结算系统越来越规范化,不少隐蔽问题浮现,很多老工伤人员不理解政策,抱怨自付费用不断增加。皮鑫军了解情况后,及时分析数据,理清问题症结,不断与老工伤人员座谈,不厌其烦解释相关救治政策与依据,并积极向市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对机械性、一刀切做法提出质疑,建议多考虑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得到了工伤人员认同,避免了群体事件发生。
当人社部通过大数据核查发现有20余名工伤人员存在护理等级与伤残等级不匹配,要求重新进行复查鉴定时,皮鑫军没有简单执行,而是深入研究工伤保险各类政策,多次向市人社局建言,提出不同时期出台的政策,应具体分析其合理性,对历史问题应尊重事实、妥善处理,充分考虑参保人的合法权益。通过不断努力,他的建议得到市人社局采纳,最终保留了大部分人员原护理费待遇。
“政策是底线,但不是冷冰冰的条条框框。”皮鑫军说。每当遇到政策与人情的矛盾,他总能找到那个既合规又暖心的平衡点。
舍小家里的赤诚情
皮鑫军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单位加班也成了常态,对家庭投入的精力就少了,母亲患帕金森10多年,家里大事小情大部分落到了妻子身上。家人最初很不理解他。
“工伤事故是残酷无情的,有些工伤人员的痛苦和其家属的无助,经常让我大受触动。身在这个岗位,就一定要认真细致、设身处地为职工排忧解难。”他始终牢记着自己入党时的那份初心,默默坚守那份誓言,用真诚和执着诠释“人社工作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他的那份赤诚也感动了家人,慢慢地,家人由不解到无奈,由无奈到理解,直至全力支持他。
去年他还配合市人社局,对工伤保险医疗救治实时结算系统进行流程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展现了萍矿人的良好素质。
皮鑫军的办公桌上,一摞荣誉证书默默诉说着组织对他的认可:劳动模范、综治信访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但对他而言,最珍贵的奖励是职工们解决问题后舒展的眉头和发自内心的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