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站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1
  • 2
  • 3
  • 4
  • 5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队伍建设>>
  共有 7 位读者读过此文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项目攻坚群像】跨越1200余公里,他将青春与汗水浇筑在项目一线

  发表日期:2025年10月22日      作者:李群芳     【编辑录入:尹国颖

编者按

当前,萍矿集团焦化、玻璃两大重点项目已进入竣工倒计时,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跃动着奋斗最强音。发展蓝图要变为现实画卷,关键在“人”。即日起,本平台特推出“项目攻坚群像”专栏,聚焦项目一线那些以岗位为舞台、视奉献为平常、用行动显担当的奋斗者,展现他们将汗水融入混凝土、把责任铸成安全盾、用实干攻坚破难题的动人故事,以此汇聚榜样力量、激发全员斗志,共同见证重点项目由宏伟蓝图变为现实产线的辉煌时刻。

今天推出:跨越1200余公里,他将青春与汗水浇筑在项目一线

 


从河北邢台到江西萍乡,跨越1200余公里,勾勒出高胜杰近3年的奋斗轨迹。今年40岁的他,皮肤早已褪去北方人的白皙,被南方的烈日与风雨染成深褐色。作为萍乡旭阳能源公司工程管理部的一名安全员,他将青春与汗水,作为最厚重的“混凝土”,浇筑在曾经荒芜、如今却日益沸腾的焦化项目工地上。


泥泞中的坚守

2023年1月底,高胜杰初到萍乡旭阳焦化项目部,就撞上了南方的梅雨季节。阴冷潮湿的空气裹着水汽往骨头里钻,从小在北方长大的他,每天都要裹紧雨衣、踩着雨靴穿梭在工地——哪怕没下雨,雨衣也是他的“标配”。“这样能挡点风。”他笑着说道。

那时的炼焦项目组仅有5人,却要扛起整个区域1300余根桩基的施工监管任务。打桩是24小时不停歇作业,他和同事分成两班倒,2人一组轮流值守。灌桩工艺遇上多雨天气,工地成了一片没及脚踝的黄泥地,每走一步都格外费劲。可每一根桩,他都没丝毫松懈:打桩前仔细核对位置,打桩时蹲在泥地里测量孔深,钢筋笼运到现场,他一根一根检查焊接质量,连主筋与箍筋的焊点是否牢固、主筋搭接长度够不够、箍筋间距是否符合要求,都要拿尺子反复测量。

最苦的是夜班。凌晨的工地温度只有5℃左右,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哪怕穿着厚棉衣,冷气仍不断从袖口、领口钻进来。他一手攥着手电筒,光束在漆黑的工地上来回扫视;另一手握着记录本,在泥泞中奔波往返——10余台钻机同时轰鸣,他要紧盯每一台设备的运转,还要时不时弯腰检查钢筋笼的细节。等熬到天亮下班,他还不能歇,得坐在临时板房里核对工作量:钢筋用了多少吨、砼浇了多少方,有任何想虚报的数字,都被他一笔一笔挑出来。


细微处的严谨

作为安全员,高胜杰有一条“铁律”:安全上的事,半点不含糊。施工人员入场前必须参加安全培训,考试不合格坚决不能入职,光是这一项,进场淘汰率就达60%。有人觉得他太较真,他却语气坚定:“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应知应会安全知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现场作业时,他更是“眼里容不得沙子”。一旦发现安全措施未到位、劳保用品穿戴不规范,如未系安全带、未戴安全帽,或安全网未铺到位等,他都会立即叫停作业,视情节处以罚款或直接清退。并及时制止了社会人员穿越警戒线进入强夯区、夜间挪动挖机等行为。

他积极学习桩基知识,协调监理、施工单位制定标准,避免公司多结算费用,节约投资;在编制招标文件时,他积极寻找设备资料,完成除氧器、地面除尘站、炉门修理站、加药装置的招标文件编写,发现了大气式除氧器规格书不符合设计要求等问题,避免了招标文件错误。

随着工程推进,焦化项目现场工人越来越多,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他始终遵循“上到一个最高点,下到一个最低点”原则:爬脚手架查到最顶层的防护栏,下到最底层的电箱表。他不仅查施工人员的安全措施,还查旁站人员是否在岗履职,乃至工地上的灭火器压力够不够、配电箱线路对不对,都一一核查,为项目筑起一道无形的、却无比坚实的安全屏障。


深藏心的愧疚

在萍乡的近3年,高胜杰没有“上下班”概念,也分不清“工作日”和“休息日”。每天清晨,他总是早早来到工地;晚上,总是等交接好班才离开。看着焦化项目从一张张图纸,慢慢变成拔地而起的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他心里的成就感藏都藏不住,“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

可一说起家人,这个在工地上从不喊苦的汉子,眼眶却红了。去年,他父亲先后做了2次手术,家人知道他忙,愣是没敢告诉他。等他得知消息时,父亲已经住院了。他连夜赶回老家,在医院守了4天,父亲尚未出院,他又匆匆赶回萍乡——工地上的事太多了。

“对父母没能好好尽孝,3个孩子也没时间陪。”他的话语间满是愧疚。虽然一年也能回家几次,但每次相聚不过4—6天,儿子今年才5岁,女儿读高中,老人身体又不太好,他何尝不想多点时间照顾家里?可他心里清楚,眼下正是项目收尾的关键阶段,不容半点松懈,必须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即便项目投产后,他还得继续留在这里,守护安全生产。

如今,焦化项目即将竣工,高胜杰的肤色更黑,手上的茧也更厚了,看着工地上越来越多的设备、越来越规整的厂房,他依旧每天早早来到工地——他的青春,早已和这片热土紧密相融;他的未来,仍将在这里拼搏奋斗。


上一篇:【对标提升•心得共享】对外交流学习行与思⑧
下一篇:榜样之光| 陈华卿:在生产一线书写精彩华章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组织结构[326212]
 · 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简介[299897]
 ·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279031]
 · 工程监理[25177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我要报警
Copyright © 2001-2016 pxco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6003507号
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传部制作
E-mail:pkxcbgj@163.com Tel:0799-658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