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正梅是楠竹山片区的党支部书记,今年已65岁,有着47年的党龄。在老邬心中,“信念、吃苦、奉献”六字最为关键,也最能体现其本色。
老邬有坚强的信念一点都不假。为了党组织的工作,他能放弃高薪聘请。老邬退休前是高坑洗煤厂的党支部书记,洗煤他是行家里手,许多民营洗煤厂请他负责洗煤技术。他退休后,先是在退休支部担任党小组长,有一位河南的朋友千里迢迢开车来请他去帮忙建一个大型洗煤厂,给了他年薪12万元的承诺,可他心里撇不下小组的党员们,婉言谢绝了朋友的高薪聘请。这让人觉得有点傻,而他却乐呵呵。2007年4月,组织上要他担任楠竹山片区的党支部书记,虽说几乎没有报酬,他却欣然答应了。他说,党培养自己40多年,就应该为党做一点事情。这难道不是坚强的理想信念吗?老邬的“吃苦”二字也让人感动。他担任党支部书记感到有压力:一是年龄大,二是片区工作繁琐,任务重,自己业务生疏。但他变压力为动力,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搞卫生,虚心向他人请教。每天深入到党员家庭中走访,征求意见和建议。对在外打工的党员,他每月电话联系,加深与他们的感情,取得他们对党支部工作的支持。遇上谁家有困难,他会组织人员帮忙解决。在他的吃苦精神带动下,支部工作活跃起来了。
老邬的奉献精神更令人敬佩。老邬只有800多元的退休金。他家附近有一口吃水井,牵涉到500多人的吃水问题,为使居民吃上放心水,他每天早上5点左右开井门,晚上8点左右锁好井门,还自己掏钱买公用提水桶。2007年3月,水井的铁门被盗,他又自己掏钱配好铁锁。老邬说他是退休党员,关心下一代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不,近三年,他每年都捐200元到300元用于片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了使片区的活动室吸引人,他自己掏钱买节能灯,并每季补充活动室的扑克象棋,目的就是让来活动室的人玩得高兴和开心。老邬的片区有一块墙报是居民了解片区工作的一个窗口。为使这个窗口成为党支部与群众的联心桥,不会写字的他就请朋友帮忙写墙报,中午还自己掏钱买快餐给朋友吃。他家附近有一对年近9旬的夫妇,子女不在身边,老邬就承担了照顾他俩的“义务”,帮他俩倒屎倒尿捡屋漏等。老俩口非常感动,逢人便夸。老邬还有许多感人的事迹,您不妨去高坑楠竹山走一走,定会令您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