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支部书记,一个是采煤大工;一个是全国劳模,一个是集团公司劳模。在安源矿采掘二区,老劳模王湘萍慧眼识才精心培育新苗,新劳模张来清吃苦肯干努力成才,这一新老劳模的接力,影响和激励了许多人,成了矿工身边的经典故事。
2007年新春,王湘萍走马上任采掘二区党支部书记。从一名采煤大工到一名支部书记,虽然地位变了,但王湘萍的劳模状态没有变。一天中班,王湘萍来到采煤工作面,当时工作面正过烂当,条件困难。王湘萍正打算与工人们大干一场,却发现工作面领头的30岁刚出头的采煤大工工作很有板路,不慌不忙,一会儿操镐落煤,一会儿支柱挂梁,一会儿和小工一起加快出煤速度。看着小伙子的工作劲头,王湘萍不由地想起了自己,觉得小伙子很象自己,是棵好苗子。班后,王湘萍查了查报单,这一班共采梁28块,采长14米,落煤数十吨。
打这以后,王湘萍悄悄地对小伙子进行观察。经过详细了解,王湘萍得知小伙子叫张来清,来自农村,入伍当兵四年,担任过代理排长,取得过中专文凭,2002年入党。得知这些情况后,更坚定了王湘萍将张来清作为劳模苗子来培养的想法,他把想法和支部一班人一商量,大家非常同意。从此,张来清便成了支部的劳模培养对象。
作为全国劳模,王湘萍认识到:培养劳模不能仅仅看一时一事,要看长远、看品质。采二区是劳模摇篮,省劳模丁建刚就出在采二区,因此,新培养出来的劳模一定要冲得上、立得住、信得过,为新劳模向市、省、全国劳模评选创造条件。基于这一认识,王湘萍有目的地加大对张来清的考验,他特地叫班长安排张来清去搞烂当、攻难点,一次又一次地检验。令人欣慰的是,张来清接受任务从来不打推辞,从来没有怨言,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2007年,张来清劳动工效、出勤工时、工资收入、安全质量名列全矿第一。就在当年,张来清被评为矿级劳动模范。
在培养张来清的过程中,王湘萍经常征求班子成员和工人对张来清的看法,以便在培养和教育中作出正确判断。大家评价张来清是:“既有农民的吃苦精神,又有军人的纪律素质,更有党员的优良品质,是块好材料。”就连工人兄弟也说:“这样的苗子不培养就太可惜了。”知道了组织上在培养自己,张来清工作劲头更足了。2009年工作面遇到断层,有段地方采高不够,影响工人采煤和收入,许多同志不愿去。班长派工挺为难的,张来清主动把这个地方工作揽下来,一干就是半个月,直到断层消失。从2007年起,他连续三年创造了劳动工效、出勤工时、工资收入、安全质量四个第一,被评为集团公司、省煤炭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08-2009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