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坑发电厂,特殊工种电焊工曾被誉为“大熊猫”,因为其人数少、技术要求高,一名好的电焊工就是一笔技术财富。45岁的罗新福是“大熊猫”中的佼佼者,作为萍矿第一届技校生,他1988年进入高坑发电厂,一直担任电焊工。20多年来,罗新福的专业水平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作为维修车间电焊班班长,他不仅自己精钻业务,还带领全班职工学技术、练本领,努力传好手中的“技术接力棒”。
罗新福对记者说,在发电厂做电焊与普通电焊有天壤之别,发电厂大多是压力容器,经常需要在运行状态下进行维护检修,而且设备多、系统复杂,经常会遇到连教科书中都没有的“疑难杂症”,设备全面检修时工作量非常大。以前高坑电厂的沸腾炉有一千多根对流管,炉子大修时一天要焊一百多根,必须达到单面焊双面成型的技术要求,才能确保锅炉承受高温高压而不渗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罗新福说:半蹲着烧一天电焊连大小伙子都受不了,下了班躺在床上累得只想掉眼泪,可第二天起床照样精神百倍地干。现在的锅炉改成了循环流化床,没这么多管子,检修量相对小些,可技术要求没改变,一样要用100%的耐心和细心去完成。”去年底厂里的3#炉改造,在省煤器制作上遇到了困难,省煤器是蛇形管,鳍片两边全部要烧满焊,烧的时候容易变形。罗新福找遍了教科书都没有现成的办法,经过思考,他决定根据经验使用水冷法,通过在管内使用循环水来降低烧焊温度,管子果然不变形了,从而使改造顺利进行。
高坑发电厂很重视电焊工的培养,一名电焊工必须取得省电力实验研究所的压力容器操作证才能上岗,培训考试费用至少要一万多元。近几年来,该厂招聘了6名青年职工放在维修车间电焊班,就是为了不让技术人员断层脱节,这些年轻人在罗新福的带领下很快成长起来。在工作中,罗新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实习生也是有问必答,不仅教理论知识,还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倾囊而授。曾有一名青年职工怎么都烧不好带水补焊,用正规方法是从低到高焊,可水一流下来焊枪就冷却了,罗新福教他反其道而行之,从上到下烧焊,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罗新福说:我是传帮带的受益人,我的师傅是一名优秀的电焊工,他将技术无私地传给了我,现在我也要把自己所知全部教给年轻人,这样厂里的技术水平才能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