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源煤业公司针对企业长期亏损状况,下决心调整内部机制,精简合并机构,打破用人界限,优化生产方案,实现要素整合和集约管理,使企业卸下包袱,精干高效运转,激活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
巨源煤业是条件相对较差的矿井,用人多,包袱重,长期低效运行,今年更是出现巨额亏损。造成巨源煤业困难重重的原因很多,但是内部管理的低效、粗放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原因。为扼制巨额亏损,巨源煤业痛下决心强化内部管理,解决制约企业发展深层次问题。4月份,启动并实施了《巨源煤业调整生产经营管理方案》。
巨源煤业领导对记者说:《调整方案》实质是“瘦身计划”。首先,机构瘦身,我们挖的这点煤已撑不起这么大的架子。在原煤线,将4个采区、2个掘进区、1个修理区、3个回收队合并为两大采区、一个掘进修理区;将生产、调度、计划、质标等部门合并为生调科;撤消机电科、运输区,组建机运区;撤消通风区、瓦斯抽放队,组建通风防突科。在地面,将工资、财务、材料、煤质、洗销等科室合并为经营部;将纪委、工会、团委、党办、行办、组织、宣传、监察等部门科室整合为综合部。全公司32个区队科室减为11个。
其次,干部队伍瘦身。打破用人界限,不搞安置型任职,这次在机构调整中下来的38名中层干部,全部免去了职务,安排相适合的工作或者调剂待岗。5名公司副总师和1名享受副总师待遇的党委委员,下到单位当区长、当部主任,中层干部比整合前减少40%。
第三、岗位瘦身。实行定岗、定员、定薪,把人浮于事的岗位、僧多粥少的岗位和没有岗位的富余人员分流出来,或充实到生产一线,或暂待岗,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此次分流人员170余人,占职工总数的六分之一。
企业“瘦身”从面上看是卸包袱,但其核心还是激活发展动力,目标还是为了搞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调整中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优化生产方案,改变过去一、二、三、四水平遍地开花的开采方式,收缩战线,相对集中生产,新组建的回采一区负责三水平的生产。回采二区负责四水平的生产。转机建制,对生产单位采取全承包方案,对安全、质量、产量、进尺、煤质、成本、制度落实等单项考核,综合结算,按量分配,给予采掘区充分的用人权和分配权。对各工种、各岗位尽量做到有量可计,按量计资,奖勤罚懒,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
巨源煤业党委书记刘海峰说:巨源煤业如此调整内部机制,以前从未有过。调整之所以顺利,首先是班子统一了思想,第二是宣传到位,政策到位,程序到位和思想政治工作到位,最后是干部职工观念的变化,看到了企业的困难,有了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绝大部分表现出了大局意识,服从意识。尽管免了职、待了岗暂时面子上挂不住,但为了企业长远发展,他们仍然坚定地为企业投了“赞同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