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煤炭行业的持续寒冬,集团公司主动对接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积极融入省能源集团“十三五”改革发展纲要,“一矿一策”止血减亏,全方位推进转型升级,在危机中求生存,逆境中谋发展。 1-4月,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煤矿去落后产能和优化重组稳步实施,各转型项目加快有序推进,扭亏减亏力度进一步加大,干部作风务实,谋事干事氛围浓厚……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所属各单位、各部门自我加压、主动出击,想办法、出思路、定措施,扭亏脱困转型发展扎实推进、亮点纷呈。 首吃去产能“螃蟹” 在省能源集团率先实施煤矿优化重组 2个多月前,高坑煤矿的不少职工为矿井什么时候复产、有没有班上而忧心忡忡,有的在等待观望,有的开始外出寻找工作。 作为集团公司的主力矿井之一,高坑煤矿曾是江南的大矿,经过60多年的开采,资源面临枯竭,人员多包袱重,去年每个月亏损高达一千余万,企业在生死线上挣扎。 照原来的模式运行肯定不行。今年2月1日国家出台煤炭去产能政策后,积极争取政策、化解落后产能就列入了集团公司的重要工作,着手制定煤矿落后产能退出的时间表。总经理林绍华在职代会上指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煤矿是落后产能,是淘汰对象,退出很痛苦,不退将死路一条。” 是彻底关闭退出,还是优化重组?高坑煤矿党政班子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慎重研究,制定了优化重组方案上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经报请上级审批,决定对高坑煤矿实施重组,这是省能源集团第一家实施重组的煤矿。 在经历了4次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后,最终确定的方案显示:煤炭产量减少,人员减少近半,机构、干部大幅缩减,重组难度可想而知。集团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工作组进驻高坑煤矿。工作组把解决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作为首要工作,在统一矿班子成员思想的前提下,向广大中层干部讲矿情、讲出路,取得理解和支持。在重组的最关键环节,矿领导与区科职工面对面讲政策、讲困难,一个一个区科推进重组工作。同时举办再就业招聘会、发布转岗培训和招聘信息等,大力推进转岗分流。经过近一个月的艰难工作,4月25日,高坑煤矿重组后正式复产,整个过程平稳有序,达到预期目标。 重组后,高坑煤矿职工由原来1634人减为829人,二级单位由27个减为8个,工效大幅提高,成本有效降低,由集团公司最大的亏损源,蜕变为扭亏脱困的示范单位,探索出一条存续矿井减量重组的新路径。 强化管理,练好内功 煤炭板块扭亏减亏各显神通 2015年,煤炭板块几乎占了萍矿集团的全部亏损,扭亏减亏任务最重、难度最大。如何强化管理练好内功、降本增效,成为各煤矿的首要任务。 “原煤产量是我们的吃饭指标,必须要确保完成。”尽管井下条件复杂困难大,但安源煤矿矿、区两级领导对此却异口同声。 对于煤矿来说,产量是带头指标。作为百年老矿,安源煤矿针对资源枯竭、矿井进入深部开采、接替不可预见性增大等因素,把强化生产管理、稳定煤炭产量作为重中之重。通过采取优化生产方案、合理生产布局、强化资源回收管理等系列措施,组织力量加强技术攻关,对构造带、老墟、边角带煤层进行回收,确保了正常接替,稳定了原煤产量。同时,加强洗选管理,提高精煤产量,1—4月商品煤综合回收率达61%。 降低成本是扭亏减亏的主要途径之一。白源煤矿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成本管理改革。该矿各采区领取新材料必须将旧的、损坏的材料带到材料科,经过分管领导、分管副矿长及材料科长签字才能发放;设立公示板,将每天领取的材料数量进行登记,使材料使用透明化;回采一区规定,回收一根树枝梁奖励5元,回收一个铁棚子奖励20元,有的职工一个月能拿到600多元节约奖……今年1—4月,该矿月均支出比2014年、2015年分别降低850万、150万,降幅达42.5%、11.5%;其中材料费月均支出比去年同期降低32.5%,电费也有效降低。同时,通过优化劳动组织、提高生产工效、改进销售策略等,稳定煤炭产量,增加精煤产量约1000吨/月,提高销售效益,顺利完成控亏目标。 集团公司其他各煤矿、各停产维护矿井也纷纷通过强化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减员分流、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工效等措施,千方百计增收节支,最大限度扭亏减亏。 主动出击,对接市场 煤炭销售渠道拓宽、销售效益增加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如何充分发挥煤炭营销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高度重视煤炭营销工作,主动出击,对接市场,全面强化营销管理,把改进煤炭销售作为增收增效的重要抓手!这是集团公司给出的响亮回答。 白源煤矿原来用户比较单一,销售比较被动。为此,该矿主动作为,在想方设法巩固老用户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今年成功开发了两个新用户。同时,该矿经过试验发现,只要加大灰份1个点,即可增加精煤回收率3个多点。一个新的想法油然而生:是否可以通过改变灰份酌情降低合同价,而提高精煤产量较大幅度增加收入?这笔经济账有多划算不言自明!经过与用户多次沟通,最终这一想法得以实现,仅这一项每月可增收20万元。该矿还注重对销售进行过程跟踪,最大限度减少因煤质、水份等原因而导致的扣吨现象发生。 青山煤矿通过改变销量结构,大幅增加精煤和中煤销量,提高销售效益。同时将洗煤渣通过配煤销售给电厂,1-4月比去年同期增加收入272万元。安源煤矿则着重抓好煤质管理,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与用户成为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建立健全销售信息网络和考核激励机制,激发销售人员主动出击跑市场,实现了产销平衡。 创新营销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已成为集团公司和下属各煤矿的共识。今年以来,安源、青山等矿也成功开发了新用户。同时通过开展不限量地销,加强煤炭采制化考核和煤质管理,建立销售考核机制等举措,深挖煤炭营销潜力,悄无声息地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转型项目全方位推进 医养、矿泉水扩能项目即将正式运营 从5月份的项目进度获悉:医养、矿泉水扩能项目将于上半年投入运营。医养项目正抓紧申报国家建设基金项目,抓好营销策划方案制定,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营销宣传,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力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矿泉水扩能项目也正抓紧市场营销,为进入市场做好前期准备。 今年初,集团公司确定了“十三五”发展战略,将形成以煤电气能源产业为支柱,矿泉水、机械加工两大产品、生产生活两大服务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进一步明确了转型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为确保各转型项目顺利推进,集团公司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采取严格定时间节点、定具体措施、定责任人等举措,强力推进煤电气、医养、矿泉水、城市综合服务、立体车库、光伏发电等9个重点转型发展项目,全方位推进转型升级。 作为集团公司着力培育的支柱产业煤电气项目,正在稳步推动申报,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力争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能源规划和国家煤炭深加工“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城市综合服务公司加快推广“帮万家”平台,开拓新的服务领域,适时整合省能源集团内部资源,做出特色、做出标准、做出标杆,力求打造成江西城市综合服务供应商和社区服务供应商第一品牌。 目前,集团公司已成立新三板上市协调推进工作组,推动城市服务公司等上市融资。工程公司已进驻长三角,大力开拓新市场。光伏发电基建、机械产品转型、域外煤矿并购等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推进党建创新 为扭亏脱困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越是困难的时期,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凝心聚力,共渡难关;党建工作要适应新形势,融入中心,创新模式,服务脱困转型,提振精气神……面对严峻的形势,集团公司领导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针对国家实施去产能政策和企业的严峻形势,萍矿集团2月份派出工作组“进矿区、进区科、进家庭”,面对面与职工进行沟通,宣讲政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3月起,“形势、政策、法制”三项宣传教育活动又全面铺开,通过常态化、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教育,着力营造人人思改革、谋发展,个个学法制、守纪律,自觉维护和谐稳定的浓厚氛围。白源煤矿开展的“善待自己所在的单位”主题大讨论、安源煤矿开展的“党员六不六带头”活动、高坑煤矿开展的树党员形象促优化重组活动等,各具特色,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积极推行“党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通过找准党建与扭亏脱困、转型发展良性互动的结合点,将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日常工作等有机统筹、深度融合。 “任职就要担责,今天不履职、不担责,明天将无职可履、无责可担”,在当前扭亏脱困的关键时期,这已成为集团公司党政班子的一致共识,也是对干部职工提出的新期望新要求。各单位积极响应,以“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为抓手,引导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创新观念理念,敢于担当,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珍惜岗位、认真履职,以新面貌新气象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百年老矿突围转型的关键时期,萍矿人将大力弘扬“义无反顾,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决打赢扭亏脱困转型发展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