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集团公司打好改革改制攻坚战、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一年。实现萍矿发展新跨越,关键在发展;改善职工生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构建和谐矿区,前提在发展;实现新一年各项目标任务,提升企业竞争力,根本在发展。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要把思想统一到推进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上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政治、第一任务、第一责任,做到一切致力于加快发展、一切着眼于科学发展、一切围绕跨越发展,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团结向上的士气、争创一流的勇气,群策群力,共谋发展,开创萍矿发展的崭新面貌。
一、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继续深化改革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要突破传统的观念、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思维方法,走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道路。深化改革关键是要大力招商引资。省公司已经做出部署,对煤矿进行整合,成立煤业公司,迅速壮大和凝聚企业裂变扩张的资本实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 略”,发挥中鼎国际作为全省外经外贸龙头企业的优势,大力发展域外经济。要建立经营管理者长效激励机制,探索和积极推进经营者持股和职工持股,真正建立起“我要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机制。按照精干高效、充实基层的原则,切实解决内部管理层级多的问题。要在总结完善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应收账款问责制,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和资金安全。加强对控股参股小公司的基础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在推进产业调整中不断累积优势
首先是要稳定煤炭主业规模。要挖掘内部潜力,立足现有矿井找煤,同时,强化煤炭生产管理,充分发挥现有产能,使煤炭生产能长期稳定在280-300万吨的规模上。要充分利用国家能源产业政策,积极向海外拓展,力争在海外形成年产200万吨的规模,着力推进在海外再造一个萍矿的发展 战略。其次是要发展矿山特色经济。要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发展精深加工,把煤做精、做深、做优。要抓好焦化公司40万吨续建项目建设,争取尽快试产和达产。做强做大煤焦气化产业链,使之成为萍矿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再是要坚持非煤进退有序。对非煤产业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中兴公司要以要素招商作为新一年工作的重点,利用资产、资质、管理、技术、品牌大力招商引资。提高资产质量和运行效率。
三、在实施精细管理中促进安全发展
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求我们时刻都不能放松。各级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特殊性和长期性,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思想。安全生产重在管理,这是我们萍矿煤炭产业点多面广、开采工艺简单的特点所决定的。要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实施精细管理,把从严管理贯彻于安全生产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系统化。要坚持隐患排查闭环管理和班前安全评估 活动,深入开展质量标准化活动,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区队班组,全面实施以区队班组素质提升为切入点的安全生产区队班组竞赛活动。加大安全生产违纪行为的查处。认真落实领导人员跟班值班带班制度。安全生产关键在提高职工整体素质,重点加强井下人员应知应会、质量标准化教育和强制性安全培训。
四、在认真关注民生中努力构建和谐
各级组织要继续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无论是安全生产、改革改制,还是维护稳定、扶贫帮困,无论是出台各项措施还是研究各项决策,各级组织都要强调把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持之以恒地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改善职工福利,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结合萍矿实际,认真研究制定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和职工年金制度,确保惠民政策的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对全公司劳动用工情况进行全面清理,确保依法用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争取沉陷治理和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安居工程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要像抓安全生产一样抓好矿区稳定工作,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样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正确对待改革,理解、适应、支持和推动改革改制,形成改革改制的强大合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通过正当渠道和途径反映利益诉求。
五、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加强企业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要建设好“四好班子”,这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企业兴旺的关键所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企业重点是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能力。要继续深入开展“三服务、三测评、一争当活动”,认真开展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发挥党员在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步推进企业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形成竞争择优、能上能下、激励上进、广纳群贤、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